脑血管瘤破裂怎么办
立即就医
脑血管瘤破裂是较为危急的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剧烈晃动。
急救措施
降低颅内压:医生会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甘露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中的水分向血浆转移,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控制血压:如果患者血压升高,会加重出血情况,医生会使用合适的药物来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比如使用拉贝洛尔等药物,将血压调整到既有利于止血又能保证脑灌注的水平。
手术治疗
开颅夹闭术:对于适合的患者,可通过开颅手术找到脑血管瘤的位置,用特制的夹子将血管瘤的颈部夹闭,阻止血液继续流入血管瘤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瘤体位置较为表浅、手术操作相对容易的情况。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输送到脑血管瘤部位,填塞血管瘤腔,使其闭塞,停止出血。该方法创伤相对较小,对于一些位置较深或不适合开颅手术的患者较为适用。例如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脑血管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术后护理与康复
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一般为1-2周左右,之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调整活动量。要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控制探视人员,避免患者情绪激动。
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还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处理。
康复训练:如果患者术后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在病情稳定后要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以及语言康复训练等。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更加精心和循序渐进,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家长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帮助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到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康复训练要注意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脑血管瘤破裂术后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