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自然流产呢

一、自然流产的原因
1.胚胎因素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数目异常如三体、单体、三倍体等;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倒位、缺失等。这些异常通常导致胚胎发育异常,难以正常生长至足月。例如,21-三体综合征胚胎常因严重的发育缺陷而在孕早期发生流产。
2.母体因素
(1)全身性疾病:孕妇患严重感染、高热疾病等全身性感染,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高热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儿缺氧,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均可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2)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影响子宫正常形态和功能,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可影响胚胎血供导致流产。宫颈内口松弛,在妊娠中期,随着胎儿长大,羊水量增多,宫腔内压力增高,胎囊可经宫颈内口突出,胎膜破裂而流产。
(3)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良,影响受精卵着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激素紊乱,也易发生流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影响细胞的氧化过程,进而影响胚胎发育。
(4)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妊娠期遭受严重的躯体创伤如车祸、腹部受到撞击等,或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精神创伤,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孕妇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使用毒品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3.父亲因素
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自然流产。男方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可能使精子发生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胚胎发育异常,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4.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流产。例如,长期在新装修且甲醛超标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甲醛等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母体,影响胚胎发育。
二、特殊人群提示
1.高龄孕妇
年龄≥35岁的孕妇,自然流产的风险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升高,从而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增大。建议高龄孕妇在孕前进行全面的遗传咨询和检查,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等。孕期要加强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可适当增加超声检查次数等。
2.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妇
再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较正常孕妇高。这类孕妇在孕前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生殖系统检查、内分泌检查、染色体检查等,查找上次流产原因,针对性治疗。怀孕后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情舒畅,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产检,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进行保胎治疗。
3.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
如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孕妇,应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怀孕。孕期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密切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因为病情波动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流产。同时,要增加产检次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