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出来了吗?

2025年10月29日 21:27:19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感染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新冠疫苗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已有多种新冠病毒疫苗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例如,中国有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美国有辉瑞/BioNTech联合研发的mRNA疫苗等。这些疫苗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疫苗研发的关键步骤

1.抗原的筛选与确定:科研人员首先要找到新冠病毒表面能够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抗原蛋白,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等方法来确定。例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是重要的抗原,它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基于此来设计疫苗的抗原成分。

2.疫苗研发技术路线选择

-灭活疫苗: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新冠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活性,但保留病毒的抗原成分,从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例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经过多期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mRNA疫苗:如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是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mRNA注入人体,人体细胞会利用这些mRNA合成刺突蛋白,从而引发免疫反应。这类疫苗研发速度相对较快,但其生产储存对冷链条件要求较高。

-腺病毒载体疫苗:利用经过改造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将新冠病毒的抗原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3.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包括不同剂量疫苗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等情况,一般会招募几十至上百例健康志愿者。

-Ⅱ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观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初步有效性,了解不同人群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差异等,样本量可能达到数百例。

-Ⅲ期临床试验: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进行,以全面评估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保护持续时间等,样本量往往数千甚至上万例。

三、不同人群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在符合接种条件下均可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后需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后要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同时要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一般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微症状,会自行缓解。

2.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没有接种禁忌证,应积极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往往基础疾病较多,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但在接种前需要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控制情况。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因为老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孕妇:目前对于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数据相对有限,但一般来说,如果孕妇处于非高风险感染环境且有接种意愿,在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接种。需要由医生评估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接种,接种后要加强观察。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恶性肿瘤正在进行化疗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这类人群接种疫苗前需咨询相关医生,评估接种的必要性和风险。一般来说,在病情稳定期等合适时机可以考虑接种,但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接种方案,且接种后要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四、疫苗的保护效果与局限性

1.保护效果:已上市的新冠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例如,在大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中发现,接种疫苗的人群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接种人群。不同类型的疫苗在保护效果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都能为人群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2.局限性:目前的新冠疫苗并不能完全杜绝感染,部分人接种后可能仍会感染新冠病毒,即出现突破感染情况。但即使发生突破感染,多数为轻型或无症状感染,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大降低。另外,不同人群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可能不同,例如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免疫反应可能相对较弱等情况,但这也在不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疫苗来改善。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出来了吗?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9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全球已有多种新冠疫苗成功研发使用,研发关键步骤包括筛选确定抗原、选择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如灭活疫苗、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及临床试验阶段(Ⅰ期评估安全性、Ⅱ期观察免疫原性和初步有效性、Ⅲ期大规模评估有效性等),不同人群接种有注意事项(一般人群留观30
预防新型肺炎中药方是否有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目前有中药在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方面的研究探索,其作用机制推测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病毒相关作用,现有临床研究因样本量小等存局限性不能确凿证中药预防新型肺炎有效性,不同人群使用中药预防新型肺炎有注意事项,儿童、老人、孕妇及健康和有基础疾病人群各有不同要求,仍需更
感冒发烧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5日
中日友好医院
感冒常见症状有鼻塞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轻,流感全身症状重;普通感冒全年可发冬春多见传播慢,流感有季节性传播快;普通感冒血常规白细胞等情况不同,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等升高;感冒一般无明显影像学异常,流感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时可能肺纹理增粗;儿童感冒症状相对轻但
怎么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
赵瑞贞
赵瑞贞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3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感冒主要局部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无明确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等检查炎症指标无明显升高或轻度升高胸部影像学无异常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核酸检测等呈阳性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胸部影像学早期可呈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等特殊人群感染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死率高吗
尹德海
尹德海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3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总体致死率需综合多方面考量,与人群基础健康状况有关,老年及有严重基础疾病者致死率高,不同变异株致病性有别,奥密克戎总体致死率降低但特定人群仍可致严重后果,医疗资源充足及时救治可降致死率,老年人应少去密集场所、早检早治,有基础疾病者要控基础病
晒太阳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康小会
康小会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2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晒太阳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因太阳光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通常不足,相关研究显示达灭活病毒紫外线条件需特定强度和时长日常晒太阳不满足,特殊人群如儿童要防晒伤、老年人要选合适时间方式、有特殊病史人群需遵医嘱晒太阳以防不适。
能否通过晒太阳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陈郁生
陈郁生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2日
中日友好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是包膜病毒紫外线和热可灭活一般晒太阳难达有效杀死条件因晒太阳紫外线强度不足时长和角度有限儿童皮肤娇嫩不能依赖晒太阳防病毒老年人皮肤屏障弱要注意避免晒伤特殊病史人群晒太阳需谨慎不能靠晒太阳杀新型冠状病毒应通过规范防护等措施预防。
太阳下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荣艳
荣艳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2日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太阳光线含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生存能力但受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杀菌效果有限不能完全杀灭所有环境中病毒儿童老人不宜单纯靠太阳下暴晒杀毒日常生活对可能被污染物品更推荐用科学验证的含氯消毒剂等消毒方法并根据物品材质选合适方式。
晒太阳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马增霞
马增霞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2日
山东省胸科医院
目前无科学依据表明晒太阳可直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儿童晒太阳要选合适时间并做好防护且不能靠其杀灭病毒预防感染老年人晒太阳要选舒适环境避免高温时段暴晒且不能靠其杀灭病毒预防感染特殊病史人群晒太阳需谨慎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晒太阳要注意补水且晒太阳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出门晒太阳能否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卢焕
卢焕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22日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门晒太阳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因其特性紫外线和热对其有灭活作用但晒太阳时紫外线强度有限且病毒存在环境复杂,儿童、老年人、皮肤敏感人群晒太阳还各有注意事项不能依赖晒太阳灭活病毒需采取正确防护等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预防
戚敬虎
戚敬虎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个人防护需佩戴合适口罩、勤洗手并按六步洗手法、保持社交距离,家居和公共环境要定期消毒,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适合人群应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且接种前后需注意相关事项。
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预防
戚敬虎
戚敬虎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个人防护需佩戴符合标准口罩并依人群选合适款、勤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规范洗手;环境消毒要定期对物体表面用含氯等消毒剂按说明稀释擦拭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疫情高发期用空气净化器或紫外线消毒灯等;要减少聚集和接触,避免去人员密集处及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密切接触;健
新型冠状病毒怎么预防
肖军
肖军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个人防护需佩戴符合标准口罩、勤洗手并保持社交距离,环境清洁要定期清洁家居、通风,健康生活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严格防护并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儿童要保证口罩正确佩戴和家长协助手卫生等、孕妇要选合适口罩并注意生活方式和外出防护、基础
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控
戚敬虎
戚敬虎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个人防护需规范佩戴合适口罩、勤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洗手;环境防控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清洁消毒高频接触部位;社交活动要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不必要聚集;健康监测要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高风险人群注重监测;外出防控乘公共交通要做好防护、归来要及时换洗衣物清洁等降低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
黄艳
黄艳住院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浙江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预防指南包括个人防护(佩戴合适口罩、勤洗手)、环境消毒(定期对物体表面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聚集(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检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