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湿气重拔罐有用吗

2025年09月07日 11:19:10
尹德海
尹德海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湿气重拔罐有一定作用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对于湿气重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拔罐主要是通过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帮助机体排出湿气。从中医理论来讲,湿气重会导致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拔罐可以刺激相应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进而改善湿气重引起的一些不适症状,如身体沉重、困倦等。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拔罐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废物和湿气的排出。

拔罐改善湿气重的原理

促进气血运行: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于皮肤及皮下组织,可刺激经络穴位,激发经气,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当气血运行通畅后,人体自身的代谢功能和排湿功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有研究表明,拔罐能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这对于湿气的代谢和排出是有利的。

调节脏腑功能:人体的脏腑功能与湿气的代谢密切相关,拔罐通过对体表的刺激,可间接调节脏腑功能。比如,拔罐对脾胃经相关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脾胃运化失常是导致湿气内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脾胃运化功能改善后,能从源头上减少湿气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拔罐改善湿气重的注意事项

人群差异

儿童:儿童皮肤较薄、娇嫩,拔罐时不易掌握力度,且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所以儿童湿气重时一般不首先推荐拔罐,可通过适当运动、调整饮食等相对温和的方式来改善湿气,如让儿童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选择一些易消化、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粥等。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尤其是怀孕早期,拔罐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怀孕中晚期拔罐也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孕妇湿气重时不建议拔罐,可通过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孕期保健方法来调理,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轻柔运动等。

体质虚弱者:体质虚弱者本身气血不足,拔罐可能会进一步耗气伤血,导致身体更加虚弱,这类人群湿气重时应先通过调理体质,如补充营养、适当休息等,待体质有所改善后,再考虑是否适合拔罐以及选择合适的拔罐方式和力度。

拔罐操作相关

拔罐时间和频率:湿气重的人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频率也不宜过高,通常每周1-2次即可。如果拔罐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气血过度耗伤等问题。例如,过长时间的拔罐可能会使皮肤出现水疱、淤血等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拔罐部位选择:湿气重拔罐时要选择合适的部位,一般会选择背部的膀胱经循行部位、腹部的中脘、关元等穴位所在部位等。但要注意避开皮肤破损、有瘢痕、有肿物的部位,以及骨骼凹凸不平的部位等。比如在皮肤破损处拔罐,容易导致感染等问题。

总之,湿气重时拔罐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在拔罐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谨慎操作,若在拔罐过程中出现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拔罐并就医。

湿气重拔罐有用吗
尹德海
尹德海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7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湿气重拔罐有一定辅助作用其原理是促进气血运行和调节脏腑功能注意人群差异儿童孕妇体质虚弱者不建议或需先调理体质拔罐操作要注意时间频率和部位选择拔罐中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并就医。
拔火罐去湿气效果好吗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6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拔火罐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可促气血运行调经络气血对湿气可能有影响但现代医学无确凿证据表明能特异性去湿气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健康人群适当拔罐可促局部血液循环但不能神话,湿气相关不适人群可辅助改善但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中儿童、孕妇不建议老人要谨慎正确认知是其
身体里的湿气怎么排
张前进
张前进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1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排湿可通过运动加快代谢促汗排出,如选适合自身状况的有氧运动;饮食上选薏米、红豆、冬瓜、山药等祛湿食材并避免生冷油腻甜食;中医理疗可艾灸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穴及拔罐,艾灸要注意温度时间,拔罐后保暖且特殊人群不宜;生活习惯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保证充足作息,不
湿气是什么引起
周扬
周扬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上海岳阳医院
湿气产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潮湿气候影响及涉水淋雨情况、饮食因素包括过食生冷油腻和嗜食甜食、生活方式因素有缺乏运动和过度劳累、体质因素包含脾虚体质和阳虚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到底什么是湿气
杨海青
杨海青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中医理论中湿气是致病因素现代医学视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失调致类似表现正常时脾胃肺肾协同维持水液输布运化排泄脏腑功能异常则水湿积聚生症状体征年龄上儿童脏腑娇嫩脾胃未熟喂养不当易生湿中老年脏腑衰退脾胃肺肾功能降易积湿性别上不同性别因生活方式等有湿气倾向如女性特殊生
你好请问,湿气是什么
耿玉卿
耿玉卿住院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湿气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有关,人体水液代谢需肺脾肾协同,脏腑失调可致水湿停滞生湿,外湿多因居住潮湿、淋雨涉水致头身困重等,内湿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脾虚生湿致腹胀等不同人群有不同内湿表现,体内湿气过重会对健康多方面产生不良影
湿气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湿气
陈若洲
陈若洲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湿气是中医概念从现代医学可理解为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属阴邪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和脏腑功能其产生原因有环境因素如气候潮湿地区和居住环境潮湿、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嗜食甜食)、缺乏运动、体质因素如脾虚体质和阳虚体质不同人群湿气产生有特点及
什么是湿气重
张晓阳
张晓阳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北京协和医院
湿气重是中医指人体受湿邪侵袭致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状态分内外湿,常见表现有身体困倦、舌苔变化、消化系统症状、皮肤问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调理预防可通过饮食、运动、居住环境调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进行如饮食多吃健脾利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甜食
身体的湿气是什么
丁晓明
丁晓明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武汉市第三医院
中医认为湿气分内外湿,外湿由外界潮湿邪气侵袭,内湿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水液代谢紊乱相关,湿气重有身体困倦乏力、消化系统症状、舌苔变化、皮肤问题等表现,受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居住环境)、年龄、疾病等因素影响,可通过饮食(吃健脾祛湿食物、避免加
湿气到底是什么
程雪桦
程雪桦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湿气是中医概念从现代医学看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产物中医靠肺脾肾协调代谢失调致生生活方式如饮食生冷油腻、过量饮酒及居住潮湿等会致生,脏腑功能失调如脾肾功能失调也会致生,常见表现有身体沉重乏力、舌苔厚腻、消化系统不适及皮肤出油长湿疹等长期可影响气血运行增慢性疾病
湿气是什么病
田乃佳
田乃佳住院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外湿与年龄(儿童机体调节弱、老人脏腑功能衰)、性别(无明显特异性但生活方式有体现)、生活方式(从事潮湿工作、游泳不擦干等)、病史(有脾胃虚弱病史者更易受外湿侵袭)相关,内湿与年龄(儿童饮食不规律、老人脾胃衰退)、性别(特殊时期调理不当易现
湿气是啥
蔡倩
蔡倩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湿气是中医理论概念从现代医学看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失调产物状态与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当、居住潮湿、缺乏运动及脏腑功能失常等会致湿气产生常见表现有身体体型体重变化、沉重感、舌苔脉象异常及皮肤油腻、湿疹等可通过饮食选择健脾利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甜
湿气是什么
顾炎
顾炎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认为湿气分外湿与内湿,外湿由久居潮湿等致外界湿邪侵袭,内湿因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停聚,其形成与饮食过食肥甘生冷、运动不足、环境潮湿有关,一般人群等有不同身体表现,调理需健脾祛湿,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中医理疗等,现代医学可从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等综合维护健
湿气是什么意思
白鸥
白鸥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湿气分外湿与内湿外湿具重浊黏滞趋下特性易侵袭久居潮湿者内湿因脾胃失调致水液代谢失常表现多样儿童因脾胃未完善易因饮食不规律生内湿需合理饮食成年人因不良生活习惯易致内湿需规律作息等特殊体质人群如肥胖者需调湿气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者需治基础病并调养饮食。
祛湿气吃什么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5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谷物类中薏米具利水渗湿作用可煮粥但孕妇需谨慎,红豆能健脾利湿可与薏米配粥脾胃虚寒者适量;蔬菜类冬瓜性凉利尿消肿适合夏季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黄瓜清热利水胃肠弱者需适量;菌类里香菇健脾利湿煲汤一般人群适用过敏者禁,平菇能追风散寒炒食一般人群适用过敏者禁;水果类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