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牙疼是什么原因

一、龋齿
龋齿是经常牙疼的常见原因之一。口腔中的细菌(如变形链球菌等)会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长期侵蚀牙齿硬组织,形成龋洞。当龋洞累及牙本质深层甚至牙髓时,就会引发疼痛,尤其在进食酸甜食物或遇冷热刺激时疼痛加剧。儿童由于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喜食甜食等因素,龋齿发生率较高;成年人若长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易患龋齿。
二、牙髓炎
多由龋齿进一步发展所致,细菌感染深入牙髓组织引发炎症。牙髓炎的典型症状为自发痛、夜间痛,疼痛往往较为剧烈,且疼痛位置不易定位。例如,细菌通过龋洞侵入牙髓,引发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牙髓腔内压力增高,刺激神经引起疼痛。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中青年相对多见。
三、根尖周炎
通常是牙髓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炎症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起。患者可出现咬合痛,即牙齿咀嚼时疼痛明显,能明确指出患牙位置。炎症初期患牙有浮出感,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根尖区牙龈可能红肿。根尖周炎可见于任何年龄,长期患有龋齿未治疗的人群更易发生。
四、牙周炎
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作用于牙周组织,引发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咀嚼疼痛。吸烟、糖尿病患者、激素水平变化的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等由于自身免疫或局部环境因素影响,更易患牙周炎并出现牙疼症状。
五、智齿冠周炎
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导致部分牙冠被牙龈覆盖,形成较深的盲袋,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引发炎症,出现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
六、牙本质过敏
牙齿磨损、牙龈退缩、刷牙方法不当等导致牙本质暴露,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末梢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机械刺激等)时,引发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牙齿磨耗严重者、牙龈萎缩的人群,以及长期横向刷牙损伤牙龈和牙颈部的人群。
七、全身性疾病相关牙疼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牙疼,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而出现牙疼;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可能影响口腔局部环境,增加牙疼发生的风险。这类情况需结合全身性疾病的整体状况综合判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