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肿是怎么回事?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脸肿
1.局部感染:如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感染性疾病,炎症可扩散至面部,引发局部组织红肿;面部皮肤疖肿、蜂窝织炎等,由于细菌感染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出现脸肿,常伴有红、热、痛等表现。
2.局部过敏:接触化妆品、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后,脸部皮肤或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脸部肿胀,多伴瘙痒、皮疹等症状。
3.外伤:脸部受到撞击、挫伤等外伤后,局部组织受损、出血、水肿,可迅速出现肿胀,还可能伴有疼痛、淤血等表现。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脸肿
1.肾脏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病变可影响肾脏的水钠排泄功能,导致水钠潴留,早期常表现为眼睑及颜面部位水肿,逐渐可蔓延至全身,同时可能伴有蛋白尿、血尿等表现。
2.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体循环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可引起脸部肿胀,多伴有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等症状,尤其右心衰竭时更易出现脸部水肿。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慢,出现黏液性水肿,脸部可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还常伴有畏寒、乏力、反应迟钝等全身症状。
4.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血管内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引起脸部水肿,同时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表现。
三、特殊人群脸肿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脸肿需警惕肾炎等肾脏疾病,若伴随血尿、少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需排查是否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儿童皮肤娇嫩,接触过敏原后过敏反应可能更迅速表现为脸肿等症状。
孕妇:孕期脸肿可能与孕期生理变化有关,也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若脸肿伴随血压升高、蛋白尿等情况,需及时产检,评估母婴健康状况。
老年人:老年人脸肿要重点排查心、肾、甲状腺等器官功能异常,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全面进行相关检查,如心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