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肿是怎么回事

一、局部因素导致脸肿
1.口腔颌面部感染:如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周围软组织易被细菌感染,炎症扩散可引起脸部肿胀,常伴局部疼痛、张口受限等;根尖周炎若未及时控制,炎症蔓延至周围组织,也可导致脸部相应部位肿胀。
2.外伤:脸部受到撞击、摔倒等外伤后,局部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及组织液渗出,会迅速出现肿胀,可能伴有疼痛、淤血、皮下青紫等表现,儿童因活泼好动更易发生外伤致脸肿,需注意避免再次受伤。
二、过敏反应引发脸肿
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发生Ⅰ型变态反应,组胺等介质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引起脸部肿胀,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芒果等)、药物(如青霉素等)、化妆品等,通常伴有瘙痒、皮疹等症状,儿童皮肤娇嫩,接触过敏原的概率相对较高,需注意排查接触史。
三、全身性疾病相关脸肿
1.肾脏疾病:肾炎等肾脏病变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早期多表现为眼睑及面部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波及全身,老年人肾脏功能逐渐衰退,更易受肾脏疾病影响出现脸肿,需定期检查肾功能等指标。
2.心脏疾病: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使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漏出到组织间隙,引起脸部及身体低垂部位肿胀,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发生右心衰竭的风险增加,需关注心脏功能变化。
3.肝脏疾病: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减退,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发脸部等部位水肿,同时可能伴有腹水、乏力等表现。
4.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代谢减慢,出现黏液性水肿,脸部呈非凹陷性肿胀,常伴有乏力、怕冷、反应迟钝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对常见。
四、特殊人群脸肿注意事项
儿童:脸肿需警惕口腔感染、过敏等,避免自行用药,优先通过局部清洁、远离过敏原等非药物方式初步处理,若肿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哭闹不安等,应及时就医。
孕妇:脸肿要排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需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等,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若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尿蛋白阳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老年人:脸肿多与慢性疾病相关,应定期体检,监测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