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炎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自身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生殖系统较为特殊,阴道与尿道、肛门相邻,局部环境温暖潮湿,这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女性的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与宿主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但当局部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时,就容易引发炎症。例如,青春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为乳酸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乳酸杆菌可将糖原分解为乳酸,使阴道pH值维持在3.8-4.4的酸性环境,这种酸性环境能抑制其他病原体的生长,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但如果这种自净作用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妇科炎症的发生。
二、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它常存在于肠道中,当女性不注意会阴卫生时,可能会污染阴道引发感染。另外,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也可引起妇科炎症。例如,当女性进行宫腔操作(如刮宫术、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时,若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就容易将外界的细菌带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
-感染途径:细菌可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池、浴巾等)传播。
2.真菌感染
-常见真菌:白色念珠菌是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女性在妊娠、糖尿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白色念珠菌容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例如,妊娠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同时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了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支原体和衣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性行为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性活跃期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如果女性有多个性伴侣或不注意性行为卫生,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
1.卫生习惯不佳
-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勤换内裤、不经常清洗外阴等,会导致污垢、细菌等在外阴及阴道积聚,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例如,有些女性习惯长期使用护垫,这会使会阴部局部透气性变差,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细菌滋生,从而容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2.过度清洁
-部分女性为了保持外阴清洁,过度使用洗液冲洗阴道,这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阴道自净作用减弱,进而引发妇科炎症。正常情况下,阴道有自身的菌群平衡和酸碱平衡,过度冲洗会打破这种平衡,使病原体更容易入侵。
3.性行为因素
-不注意性行为卫生,如性行为前双方不清洗外生殖器等,容易将病原体带入阴道引发炎症。另外,多个性伴侣也会增加感染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从而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病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患盆腔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单一性伴侣的女性。
四、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
-幼女:幼女的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糖原少,阴道pH值偏高,局部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例如,幼女可能因玩耍时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家长护理不当等原因导致感染。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此时阴道pH值升高,乳酸杆菌不再占优势,其他细菌容易滋生,从而引发炎症。
2.疾病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局部环境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频繁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免疫系统疾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女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发生各种妇科炎症,且炎症可能更难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