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炎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自身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生殖系统相对特殊,阴道与尿道、肛门相邻,局部潮湿,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且女性的阴道有自身的微生态环境,由乳酸杆菌等菌群维持酸性环境(pH值通常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生长。如果这种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体内激素变化等情况,就容易引发炎症。例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乳酸杆菌生长,使其他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妇科炎症发生。
二、不良生活习惯因素
1.卫生习惯不佳:不注意外阴清洁,不勤换内裤,容易使病原体在局部滋生。比如不清洗外阴、不更换卫生巾等,会让阴道处于潮湿且病原体容易聚集的环境,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经期女性,经血是细菌等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如果经期卫生不良,更易引发妇科炎症。
2.过度清洁:有些女性过度使用阴道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降低阴道的自净能力,导致有害菌更容易侵入引发炎症。正常情况下,阴道有自我清洁功能,不需要频繁使用洗液冲洗。
3.穿着不恰当: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使会阴部透气性差,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病原体繁殖,增加妇科炎症发生几率。
三、性行为相关因素
1.不洁性行为:性伴侣不固定或者有不洁性行为,容易将外界病原体带入阴道,引发炎症。例如男性携带的某些病菌可能会传染给女性,导致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
2.性行为频率过高:过于频繁的性行为可能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妇科炎症的可能性。
四、其他因素
1.激素变化:青春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增加炎症发生风险;育龄期女性怀孕、口服避孕药等情况也会引起体内激素变化,影响阴道微生态,引发炎症;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
2.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例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情况,身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妇科炎症。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阴道局部糖原含量高,适合念珠菌生长,所以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3.医源性因素:如宫腔操作,像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如果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引起宫腔感染,进而导致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