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炎症是怎么造成的

一、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生殖系统相对特殊,阴道与尿道、肛门相邻,局部潮湿,细菌容易滋生。女性的阴道pH值通常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有利于乳杆菌生长,抑制其他病菌繁殖,但如果局部环境改变,比如经期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护垫等,就可能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病菌入侵引发炎症。青春期少女和育龄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逐渐成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因生理结构特点增加炎症发生风险。
二、不良生活方式
1.卫生习惯不佳: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勤换内裤、不经常清洗外阴等,会使细菌在局部积聚,增加感染妇科炎症的几率。尤其是经期女性,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更易引发感染。
2.过度清洁:部分女性过度使用阴道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原有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阴道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3.性生活因素:不洁性生活是导致妇科炎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性生活时若不注意卫生,病菌可直接带入阴道,引发感染。另外,多个性伴侣也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育龄女性性生活频繁时,局部摩擦等刺激也可能使阴道黏膜受损,为病菌入侵创造条件。
三、机体免疫力下降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时,身体对病菌的抵御能力减弱。例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妇科炎症。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也更容易发生妇科炎症相关问题。
四、医源性因素
1.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后患者护理不当,细菌容易通过手术创面侵入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2.妇科手术:一些妇科手术,如子宫肌瘤切除术等,术后如果伤口护理不当,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相关炎症。
五、其他因素
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妇科炎症发生的可能性。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也可能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导致真菌过度生长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