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如何急救
一、立即脱离过敏原
1.停止使用青霉素:一旦怀疑或确定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继续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包括停止输注含青霉素的液体等。这是因为持续接触过敏原会导致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所以首要步骤是切断过敏原的来源。
二、置患者于合适体位
1.采取平卧位:将患者迅速放置于平卧位,若患者有呼吸困难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一般首先选择平卧位,以保证脑部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对于儿童患者,同样需要安置于平卧位,确保身体处于相对稳定且利于抢救操作的体位。
三、开放气道与呼吸支持
1.清理呼吸道: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若有呕吐物等异物,应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儿童患者,更要留意其呼吸道是否因呕吐等情况发生阻塞,及时清除分泌物等。
2.给予氧气吸入: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以纠正缺氧状态。通过吸氧可以改善患者因过敏导致的机体缺氧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确保吸氧效果。
四、肾上腺素的应用
1.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这是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关键药物。肾上腺素能迅速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成人剂量为0.5-1mg,儿童根据体重适当减量,如按0.01mg/kg计算,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五、液体复苏与维持循环
1.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充液体和输注药物。可选用生理盐水等进行快速补液,成人首次可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0-500ml,儿童根据体重按10-20ml/kg进行补液,但要注意补液速度和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等。通过液体复苏来补充血容量,纠正因过敏导致的循环衰竭。
六、抗过敏药物应用
1.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介质释放等。成人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儿童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一般按0.1-0.3mg/kg计算。
七、密切监测与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等变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迅速,要更加频繁地进行监测。
2.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过敏反应的缓解情况,如呼吸困难是否改善、血压是否回升等。如果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重复进行上述抢救措施,如再次注射肾上腺素等。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在抢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剂量的精确计算,严格按照体重等进行用药调整。同时,儿童的心理安抚也很重要,尽量减少其恐惧情绪,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因紧张等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抢救时要充分考虑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补液速度要适当控制,避免过快补液加重心脏负担,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对其基础疾病产生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