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气管、支气管呼吸气流受阻导致的慢性肺功能障碍性疾病
表现为频繁咳嗽、喘憋、咳痰、胸闷、气促等
烟草、空气污染、职业粉尘、遗传因素和呼吸道感染是常见致病因素
患病后需远离致病因素,使用药物治疗,必要时氧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戒烟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既往吸烟,在明确诊断后应立即戒烟。如果诊断后仍吸烟,会加重症状、加速疾病进展,预期寿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果戒烟有困难,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辅助戒烟。
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影响呼吸,可使用支气管扩张药来缓解。这类药物能够缓解咳嗽、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
主要有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沙美特罗、特布他林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常用药物有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对于肺气肿引起的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
包括强的松、氟替卡松等。吸入糖皮质激素需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用,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增强支气管扩张剂药效,减少中重度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
常用药组合有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福莫特罗加布地奈德。
口服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引起体重增加、血糖及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因此稳定期不推荐口服糖皮质激素,如须用药,则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
吸入糖皮质激素没有上述不良反应。
痰液不容易咳出时,可以适当的使用祛痰药,常用的有盐酸氨溴索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
氧疗不是必须要使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88%的病人需要进行家庭氧疗。
有些人全天都需要,有些人只在夜间需要或在运动时需要。
目前有便携的氧疗罐,可以随身携带。
建议使用家用的血氧仪监测自己的血氧水平,时刻保证自己的血氧水平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
【特别提醒】抗生素和激素药物不能擅自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首先要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最多见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药物同稳定期。
喘息症状严重时需要使用较大剂量,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如应用沙丁胺醇500μg,或沙丁胺醇1000μg加异丙托溴铵250~500μg,通过小型雾化器吸入以缓解症状。
发生低氧血症时需要用鼻导管吸氧,或通过面罩吸氧。鼻导管给氧时,吸入的氧浓度为28%~30%(即2~3L/分),
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导致中枢呼吸抑制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或者发热时,应依据所在地常见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门诊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肟、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口服治疗;较重者可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2.0g加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住院病人应根据预计的病原菌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用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或呼吸喹诺酮类,一般多静脉滴注给药。
如果找到确切的病原菌,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病人可考虑泼尼松龙30~40mg/d,也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40mg,每天1次。连续5天。
对于并发较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通常先用无创呼吸机辅助,严重时需要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合理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补充营养,根据病人胃肠功能状况调节饮食,保证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必要时可以选用肠外营养治疗。
积极排痰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持机体有足够体液,使痰液变稀薄;其他措施如刺激咳嗽、叩击胸部、体位引流等方法。
积极处理伴随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及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等)。
如病人有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需要根据疾病情况积极接受治疗,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强心药物等。
一般情况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极少数情况下,需要使用手术治疗。是否适合接受手术治疗,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可用的手术包括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手术、肺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