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红肿痒疼的原因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感染
1.丹毒
-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好发于下肢,表现为脚部突然红肿、疼痛,界限清楚,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皮肤有破损(如轻微擦伤、蚊虫叮咬抓破等)时,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更易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而感染丹毒;老年人若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易患丹毒。
2.蜂窝织炎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引起,脚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长期卧床、下肢血液循环不良的人群,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发生蜂窝织炎的风险较高;儿童玩耍时若脚部受伤,也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蜂窝织炎。
(二)真菌感染
1.足癣继发感染
-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当足癣患者搔抓脚部导致皮肤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脚部红肿、痒疼的情况。足癣在湿热环境下更易发生,比如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儿童活泼好动,脚部出汗多,若鞋子不透气,就容易患足癣进而继发感染;成年人长期处于潮湿工作环境,如厨师、浴室工作人员等,也易患足癣后出现继发感染。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接触性皮炎
1.过敏物质接触
-脚部接触某些致敏物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如接触新换的鞋袜材质(某些化学纤维、橡胶等)、外用药物、化妆品等。儿童皮肤敏感,接触新的玩具、新的袜子材质等都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成年人接触新购买的皮鞋上的化学涂层等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表现为脚部红肿、瘙痒、疼痛,可有红斑、丘疹等皮疹。
2.物理刺激
-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等导致脚部过度摩擦,可引起脚部红肿、疼痛。儿童活泼好动,长时间奔跑玩耍后可能出现脚部摩擦引起的红肿疼;老年人如果足部骨骼关节退变,行走时受力不均,也容易因摩擦导致脚部红肿疼。另外,脚部受到外伤,如砸伤、扭伤等,也会出现红肿痒疼,儿童玩耍时易发生脚部扭伤等外伤,老年人因平衡能力下降也易发生脚部外伤。
(二)痛风性关节炎
1.尿酸代谢异常
-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脚部关节(如第一跖趾关节等),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脚部红肿、剧烈疼痛、皮温升高,也可能伴有瘙痒感(炎症刺激相关)。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或长期高嘌呤饮食的人群,如经常大量食用海鲜、动物内脏、饮酒等,更容易患痛风性关节炎。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患痛风性关节炎较为罕见,但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儿童也可能出现尿酸代谢异常相关问题。
(三)血管性疾病
1.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时,静脉回流受阻,脚部可出现淤血、肿胀、疼痛,严重时皮肤营养障碍,可能伴有瘙痒。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因下肢静脉回流压力增加,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老年人下肢静脉瓣功能衰退,也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进而出现脚部红肿痒疼;儿童一般较少患下肢静脉曲张,但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的儿童可能有相关问题。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和静脉,脚部可出现缺血性红肿、疼痛,怕冷,皮肤颜色改变等。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是高危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也易并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出现脚部的红肿痒疼等症状,儿童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极为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