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红肿痒痛发热是什么原因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感染
1.丹毒
-成因: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皮肤破损(如轻微擦伤、搔抓等)是常见诱因。细菌可从皮肤黏膜的细小伤口侵入,进而引发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表现:患者足部会出现红肿、痒痛、发热等症状,病变处皮肤鲜红,界限清楚,有的可起水疱,局部温度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好发于下肢,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因为这类人群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血糖控制不佳时利于细菌滋生。
2.蜂窝织炎
-成因: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皮肤或皮下组织受损后细菌侵入导致。
-表现:足部红肿范围较广,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局部有明显的疼痛、发热,病变部位皮肤紧张、发亮,可伴有压痛,严重时可出现波动感(脓肿形成时),患者全身可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蜂窝织炎。
(二)真菌感染
1.足癣继发感染
-成因: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当患者搔抓足部导致皮肤破损后,细菌容易侵入,从而引发足癣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表现:足部在原有足癣(表现为瘙痒、水疱、脱屑等)的基础上出现红肿、痒痛、发热,红肿部位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疼痛,感染严重时发热较为明显,可伴有脓性分泌物,多见于足部多汗、不注意足部卫生的人群,如长时间穿不透气鞋子的人,这类人群足部环境利于真菌和细菌滋生。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接触性皮炎
1.成因:足部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引起的接触部位甚至接触部位以外皮肤的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如某些化学物质(如鞋油、新换的鞋袜材质等)、化妆品等。
-表现:接触部位出现红肿、痒痛,可伴有发热,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瘙痒较为明显,搔抓后可加重红肿、痒痛症状,不同个体因接触的过敏原不同,症状轻重有所差异,过敏体质者更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
(二)痛风性关节炎
1.成因: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足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表现:足部突然出现红肿、剧烈疼痛、发热,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部其他关节,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刀割样或撕裂样,患者疼痛明显时可伴有发热,多见于有痛风家族史、长期高嘌呤饮食(如长期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肥胖、饮酒的人群,这些因素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
(三)血管性疾病
1.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成因:如下肢静脉曲张,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足部,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出现红肿、痒痛、发热。
-表现:足部可见明显的静脉迂曲、扩张,皮肤颜色暗红或红肿,伴有疼痛、瘙痒,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或抬高患肢后可稍缓解,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这类人群下肢静脉压力较高,容易发生静脉回流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