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体温过高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2025年07月30日
韩敦正
韩敦正主治医师心血管内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无菌性物质吸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表现为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2.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体温过高致机体出汗过多、皮肤潮湿,长期潮湿环境易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皮肤破损风险。

3.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或液体摄入不足时,可出现体液丢失过多,致机体脱水。

二、护理措施

(一)降低体温

1.物理降温:可选用温水擦浴(水温32~34℃,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15~20分钟)、冰袋冷敷(将冰袋置于前额、腋下等部位,注意避免冻伤)等方式,通过传导散热降低体温,儿科患者物理降温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过久,防止局部冻伤。

2.环境调节:保持病室温度适宜(一般18~22℃)、湿度适中(50%~60%),通风良好,为患者创造凉爽舒适的休息环境,利于散热。

(二)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0.5~1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观察体温变化趋势及伴随症状,如有无寒战、咳嗽、呕吐等,若体温骤升或骤降需及时报告医生。

2.关注患者皮肤黏膜情况,评估有无出汗过多导致皮肤潮湿、破损等,以及体液丢失相关表现,如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减退等。

(三)补充营养与水分

1.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预防脱水,儿童患者需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不适。

2.对于高热伴食欲减退者,可适当调整饮食种类,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患者进食兴趣。

(四)皮肤护理

1.及时为患者更换潮湿的衣物及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婴幼儿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褶皱处清洁,防止汗液刺激引起皮疹等。

2.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可使用气垫床等辅助用具减轻局部压力。

(五)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易出现惊厥,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物理降温时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体温过低,且儿童皮肤薄嫩,物理降温时注意保护皮肤,禁止使用乙醇擦浴,防止乙醇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2.老年人:老年人循环功能相对较弱,高热时需注意监测循环情况,避免因大量出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补液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3.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体温过高患者,需警惕体温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密切观察心悸、胸闷等症状,必要时心电监护。

婴儿标准体温356
张伟令
张伟令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2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婴儿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有差异腋下正常范围为36-37℃35.6℃低于下限提示可能低体温,低体温可能由环境因素(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环境温度低保暖不足)或疾病影响(感染、代谢病等致产热散热失衡)引起,应对需立即转移至温暖环境保暖并密切观察精神等,家长要关
婴儿体温356正常吗
袁丽萍
袁丽萍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2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婴儿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有差异35.6℃属体温偏低,其原因包括环境温度过低保暖不到位、穿着过少包裹薄、摄入过少、疾病影响,应对需将婴儿转移至温暖环境加强保暖,若体温未回升或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日常要留意保暖与合理喂养以维持正常体温。
婴儿体温356
万乃君
万乃君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2日
北京积水潭医院
婴儿体温35.6℃属低体温范畴,成因包括环境温度过低、自身产热不足、疾病影响,应将环境温度调至适宜范围并选合适保暖用品,需密切观察婴儿一般状况,伴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要立即就医,婴儿保暖要注重安全舒适且优先非药物干预改善低体温状况。
婴儿356度体温正常吗
周建平医生
周建平医生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02日
贵州省人民医院
婴儿正常腋下体温有范围35.6℃属偏低,其受环境温度过低、穿着过少或摄入奶量不足等因素影响,应立即保暖调整后复测体温并观察精神状态等,若持续偏低或有异常表现需就医,家长日常要注重保暖护理并细致观察婴儿状态保障健康。
小儿高热惊厥降温护理多久测一次体温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1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高热惊厥时降温护理后0.5至1小时复测体温评估初步效果未达预期需调整方案,体温波动明显者每15到30分钟监测掌握动态,体温趋于稳定后改为每1到2小时测量且需考虑小儿年龄及既往高热惊厥史依儿科原则科学护理体现人文关怀。
36.2℃体温正常吗
赵瑞贞
赵瑞贞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1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36.2℃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正常范围有差异,成人、儿童、老年人考量有别,测量时需注意方法规范及环境个体等因素影响,无异样表现通常属正常情况。
腋下温度和人体温度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31日
腋下温度测量前要擦干腋下汗液保持皮肤干燥,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深处且上臂夹紧,测量5-10分钟;正常成年人腋下温度范围是36℃-37℃有生理性波动,人体体温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影响,腋下温度属外周体温准确性稍差但日常常用,儿童测时需安抚防哭闹
体温过高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韩敦正
韩敦正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30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护理诊断包括体温过高、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体液不足的危险;护理措施有通过物理降温、环境调节降低体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病情观察,鼓励多饮水等补充营养水分,及时更换衣物等皮肤护理,还有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的特殊护理要点。
体温过高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是什么
贺建新
贺建新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30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护理诊断包括体温过高、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及体液不足的危险,护理措施有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密切监测病情、补充营养水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适宜环境,还有针对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特殊护理要点。
体温升高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麦惠如
麦惠如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30日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针对体温过高、体液不足的危险、舒适的改变等护理诊断开展工作,包括定时监测体温观察变化及热型等,体温<38.5℃优先物理降温,≥38.5℃且物理降温不佳可药物降温,鼓励多饮水并给予高热量等易消化饮食,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房舒适,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儿童需注意
小孩体温35.2度怎么办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9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孩体温低时先排查环境因素或保暖不足并处理,保暖后体温有回升趋势且一般情况佳可继续观察,若保暖后仍持续偏低或伴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低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要依气温调穿着,保暖操作轻柔迅速,异常速就医。
小儿高热惊厥降温护理多久测一次体温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8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每5至10分钟测体温以掌握体温动态,采取降温措施时每15至30分钟测体温了解降温效果,惊厥停止体温开始下降后改为每1至2小时测体温,低龄小儿因体温调节不完善更需持续关注体温变化确保病情稳定。
为什么一到下午体温升高
李德强
李德强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8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人体体温具昼夜周期性波动且下午稍高属正常生理现象,活动增多可致生理性体温升高,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会致下午体温异常升高,儿童体温调节未完善需关注异常,老年人代谢及调节功能减退需重视,女性月经周期中黄体期因孕激素影响下午体温略有升高需留意相关情
为什么一到下午体温就升高
李晓春
李晓春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8日
浙医二院
下午体温升高可因正常生理节律致下午代谢相对活跃稍高,细菌感染时细菌毒素等刺激免疫引发炎症致下午体温升高更明显,病毒感染时免疫应答在下午加剧促使体温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因慢性炎症下午反应活跃致体温升高,甲亢因甲状腺激素多代谢率高下午体温上升,儿
为啥每天下午体温升高
林丽华
林丽华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28日
三明市第一医院
人体体温存昼夜节律性波动由生物钟等调控,病理因素包含感染性疾病里结核杆菌致午后低热、慢性感染致体温调节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体温调节,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致产热增加体温偏高,特殊人群中儿童体温升高需警惕感染,老年人午后体温升高要排查慢性炎症、肿瘤等。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