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烧是指多少度以上

高烧的定义及相关说明
高烧一般是指体温超过39℃以上。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在36℃-37℃左右(口测法)。当体温超过39℃时,就属于高烧范畴。
不同测量方法下高烧的判定
口测法:正常口测体温为36.3℃-37.2℃,当体温≥39℃时为高烧。
腋测法:正常腋测体温为36℃-37℃,若体温≥39℃则属于高烧情况。
肛测法:正常肛测体温比口测法略高,为36.5℃-37.7℃,当肛温≥39℃时可判定为高烧。
高烧的危害及应对注意事项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烧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例如,6个月-5岁的儿童在高烧时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高烧,应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儿童皮肤薄嫩,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成年人:成年人在高烧时可能会出现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严重的高烧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如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成年人出现高烧时,也应首先尝试物理降温等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多喝温水等,如果高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诊查明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高烧时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情况,如可能掩盖一些潜在的疾病症状,且身体的耐受能力较差。老年人出现高烧时,要谨慎处理,物理降温的操作要轻柔,同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以及老年人的意识、呼吸等情况,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高烧可能提示着较为严重的感染等问题,如肺炎等,需要及时明确诊断并治疗。
总之,明确高烧是体温超过39℃,在面对不同人群的高烧情况时,要采取相应合适的措施来应对,以保障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