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发性室上速不治疗会怎样

一、阵发性室上速不治疗的后果
1.症状反复与加重
阵发性室上速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心悸、心跳加快,可伴有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若不治疗,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发作频率可能逐渐增加,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也可能延长。长期反复的心悸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使患者在日常活动如工作、学习、运动时频繁受到干扰。例如,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或高强度工作的患者,发作时可能因不适而无法继续工作,甚至可能在驾车等特殊场景下发作,危及生命安全。
2.心脏功能损害
长期不治疗,由于心脏长时间快速跳动,心脏的舒张期缩短,心脏无法充分休息和充盈,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逐渐受损。研究表明,反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扩大,进而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脏功能下降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的表现,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寿命。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心脏基础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阵发性室上速不治疗更易加速心脏功能恶化。
3.血栓形成与栓塞风险
阵发性室上速发作时,心脏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在心脏内流动速度异常,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处,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肺栓塞则可导致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同样对患者生命构成巨大威胁。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者或有血液高凝状态病史的患者,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更高。
4.心理负担加重
由于阵发性室上速症状的反复发作且原因不明,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长期不治疗,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不断增加,心理负担愈发沉重,可能进一步影响睡眠、食欲等,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药物
1.腺苷:能快速终止阵发性室上速发作,通过作用于心脏的腺苷受体,减慢房室结传导,从而恢复正常心律。
2.维拉帕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有效终止室上速发作。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和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阵发性室上速发作时,除了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外,还可能因快速心率导致脑供血不足,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此,一旦发现儿童有阵发性心悸等疑似室上速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治疗上,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严格把控药物剂量。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以便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同时,避免孩子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发作时出现意外。
2.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阵发性室上速发作时,可能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老年人若发生阵发性室上速,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药物的耐受性和相互作用,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较高。生活中,老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室上速发作。
3.孕妇
孕妇发生阵发性室上速,不仅自身健康受到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快速的心率可能导致子宫供血不足,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在治疗上,用药需格外谨慎,要充分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孕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情况以及自身心脏功能。
4.有心脏病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脏病病史(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阵发性室上速发作会使心脏原有病情恶化,增加心律失常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这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同时密切关注室上速的发作情况。一旦发作,应尽快就医,因为其发生严重心脏事件(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的风险更高。在生活方式上,要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室上速的发作频率和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