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血常规能检查出哪些病
一、感染性疾病相关
1.细菌感染
-当发生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WBC)通常会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会明显增多。例如,在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往往可以观察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促使骨髓释放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到外周血中以抵御细菌入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细菌感染时血常规的变化可能相对更为显著,但基本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与成人相似。
2.病毒感染
-一般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但淋巴细胞计数(Lym)会有所变化。比如在病毒性感冒时,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降低,而淋巴细胞比例会升高。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的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在病毒感染时血常规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特点,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变化可能更易受影响。
二、血液系统疾病相关
1.贫血
-通过血常规可以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来判断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大致类型。例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往往偏小,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偏大,叶酸或维生素B₁₂水平通常会降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贫血的原因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多与铁摄入不足或需求增加有关;孕妇则可能因叶酸缺乏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等。
2.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会有明显异常,往往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同时伴有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也可能异常。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可能出现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慢性白血病患者则以某一系成熟或幼稚细胞异常增殖为主。对于儿童白血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常规的轻微异常,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三、其他疾病相关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发作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通常会升高。比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刺激机体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到过敏部位发挥作用。不同性别在过敏性疾病时血常规的变化基本相似,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接触过敏原的人群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情况。
2.自身免疫性疾病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活动期血常规也会有改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患病时血常规的变化可能更具特征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