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透析的原理
透析的原理
透析是通过半透膜将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清除,并补充机体需要的物质的过程,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以下分别介绍其原理:
一、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利用的是半透膜的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
弥散:半透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差时,溶质会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直到两侧浓度达到平衡。在血液透析中,患者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浓度高于透析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于是这些代谢废物就会通过弥散作用扩散到透析液中被清除;而透析液中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碱基等会向血液中弥散,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超滤:利用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来实现。血液透析装置中有一个压力系统,透析器的血液侧压力低于透析液侧的压力(通常是通过超滤泵产生的压力差),这样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就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半透膜滤过到透析液中被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清除水分的目的。
对流:当血液和透析液之间存在压力差时,除了水分通过半透膜移动外,溶质会随着水流一起通过半透膜,这就是对流原理。在血液透析中,这种对流作用也有助于清除一些中分子物质。
二、腹膜透析原理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来进行物质交换。
腹膜具有通透性,透析液通过导管注入腹腔后,腹膜两侧存在溶质浓度差和渗透浓度差。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会通过腹膜向透析液中扩散;同时,透析液中的葡萄糖等物质形成一定的渗透浓度,使血液中的多余水分通过腹膜渗透到透析液中。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透析液排出体外,再注入新的透析液,如此反复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补充机体所需物质的目的。
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透析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例如,儿童进行透析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和透析器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血糖的控制以及对其他并发症的管理;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要遵循透析治疗相关的饮食、休息等要求,以配合透析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