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吃东西就酸不吃东西不疼是什么原因
一、牙本质过敏
1.原因
-牙齿磨损:长期咀嚼硬物、不良咀嚼习惯等可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磨损,牙本质暴露。例如,经常嗑瓜子、用牙齿开瓶盖等行为,会使牙釉质逐渐被破坏,牙本质小管暴露,当吃东西时,食物的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到牙髓,引起酸痛。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由于牙齿长期使用磨损相对更明显,但年轻人如果有不良咀嚼习惯也会出现。
-牙龈退缩:牙周病、刷牙方法不当(如用力横刷)等可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龈退缩后,原本被牙龈覆盖的牙根部分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较薄,牙本质小管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比如牙周病患者,由于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牙龈逐渐退缩,牙齿吃东西时就容易出现酸痛。
2.应对措施
-使用脱敏牙膏:一些含有硝酸钾、氯化锶等成分的脱敏牙膏可以缓解牙本质过敏引起的酸痛。硝酸钾可以阻塞牙本质小管,减少神经传导;氯化锶可以帮助封闭牙本质小管。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使用,儿童应在成人监督下使用合适的儿童脱敏牙膏。
-避免刺激食物:尽量避免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刺激,减少对牙本质小管的刺激,从而减轻酸痛症状。例如,避免吃刚从冰箱拿出的冷饮、过烫的火锅等。
二、龋齿(蛀牙)
1.原因
-细菌感染: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逐渐腐蚀牙齿硬组织,形成龋洞。初期龋损可能局限在牙釉质,当病变进展到牙本质时,吃东西就会出现酸痛。儿童由于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喜欢吃甜食等原因,龋齿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会发生。例如,儿童经常在睡前吃糖果且不刷牙,口腔内细菌繁殖,容易引发龋齿。
-牙齿排列不齐: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食物残渣容易残留,清洁难度大,更容易发生龋齿。比如牙齿拥挤的人,牙齿之间不易清洁,细菌容易滋生,导致龋齿发生,进而出现吃东西时酸痛的情况。
2.应对措施
-充填治疗:一旦发现龋齿,需要去口腔科进行充填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后用充填材料填补龋洞。儿童进行充填治疗时需要配合医生,家长要帮助儿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新的龋齿发生。成年人也需要及时治疗,防止龋齿进一步发展。
三、牙周炎
1.原因
-菌斑和牙石堆积:牙周炎主要是由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菌斑是不断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薄膜,牙石是菌斑钙化形成的坚硬物质,它们长期刺激牙龈和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吃东西时出现酸痛。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中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逐渐衰退,更容易患牙周炎,但年轻人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也会患病。例如,一些长期不注意口腔清洁的年轻人,也会出现牙周炎相关症状。
-全身因素: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使牙周炎更容易发生且病情更难控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牙周炎,进而出现吃东西酸痛的情况。
2.应对措施
-牙周治疗:包括洗牙(去除牙石和菌斑)、龈下刮治等深层牙周治疗。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的牙石和菌斑,龈下刮治则是去除牙龈下方的牙石和菌斑。对于患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控制全身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牙周治疗,并且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
四、牙齿隐裂
1.原因
-牙齿结构薄弱:牙齿本身存在某些结构薄弱区,如牙尖斜面过大等情况,在咀嚼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咬合力时容易发生隐裂。比如后牙咬合面有较深的窝沟,或者牙尖比较陡峭,在咀嚼硬物时,咬合力集中在薄弱区域,容易出现隐裂。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牙齿的解剖结构特点而发生隐裂,中老年人牙齿长期磨损等导致牙齿结构更易出现薄弱环节。
-不良咀嚼习惯:长期咀嚼硬物,如经常咬坚果、骨头等,会使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增加牙齿隐裂的风险。例如,一些人有经常咬硬物的习惯,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牙齿隐裂,进而出现吃东西时酸痛的症状。
2.应对措施
-根据隐裂情况处理:如果隐裂较浅,可以通过调整咬合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隐裂较深,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后做冠修复等。对于有不良咀嚼习惯的人群,需要纠正咀嚼硬物等习惯,防止隐裂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