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有脚麻怎么办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脚麻的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卧床3-4周,在此期间尽量减少下地活动,包括大小便都应尽量在床上进行。卧床休息可以减少椎间盘所受的压力,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减轻脚麻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相同,但儿童患者由于其腰椎的生理结构和活动特点,更需要严格遵守卧床休息的要求,以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
-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一般可采取仰卧位,在膝下垫一个薄枕,使膝关节微屈,这样可以放松腰部肌肉,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也可以采取侧卧位,保持脊柱处于一条直线上。
2.佩戴腰围
-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佩戴腰围逐渐下地活动。腰围可以起到支撑腰部的作用,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限制腰椎的活动,从而缓解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对于成年人,佩戴腰围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以舒适且不影响呼吸为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还在发育阶段,佩戴腰围需要特别谨慎,一般不建议过早佩戴腰围,除非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尺寸合适且不会影响生长发育的腰围。
二、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脚麻症状。牵引治疗有持续牵引和间断牵引等方式。一般来说,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通常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0%-20%。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牵引重量的调整有所不同。成年人牵引重量可按照上述范围调整,儿童患者由于其腰椎的承受能力较弱,牵引重量需要严格控制,一般从较小的重量开始,如体重的5%-10%,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生活方式上,牵引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放松,按照医生规定的牵引时间和重量进行治疗。
2.按摩推拿
-适当的按摩推拿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但按摩推拿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操作手法要轻柔。对于成年人,按摩推拿的力度和手法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腰椎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按摩推拿需要更加谨慎,一般不建议自行进行按摩推拿,应由专业的儿科康复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避免因手法不当造成损伤。
-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在按摩推拿后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缓解神经受压引起的脚麻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甲钴胺的使用一般遵循成人剂量,但儿童患者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并且要注意儿童使用甲钴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四、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如果患者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脚麻症状进行性加重、肌力明显下降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也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也需要考虑手术,但手术风险相对成年人更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2.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单纯髓核摘除术、融合内固定术等。手术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并在术后密切关注儿童的恢复情况和生长发育指标。
五、康复锻炼
1.腰背肌锻炼
-病情缓解后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五点支撑法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小飞燕是患者俯卧位,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坚持几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对于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次数。对于儿童患者,腰背肌锻炼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简单锻炼方式,如在家长的看护下进行一些轻度的伸展活动等,避免过度锻炼造成腰部损伤。
-生活方式上,患者要坚持长期进行康复锻炼,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从而减少脚麻等症状的再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