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间盘突出引起脚麻怎么办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一般硬板床卧床3-4周,这样可以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脚麻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卧床休息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儿童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等问题,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肢体活动。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卧床休息时要注意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定期翻身。
2.佩戴腰围:卧床休息缓解症状后,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腰围可以限制腰部活动,减轻椎间盘压力。不同性别佩戴腰围的舒适度可能因体型差异有细微不同,但总体起到稳定腰部的作用。对于肥胖人群,可能需要选择支撑力更强的腰围;对于消瘦人群,要注意腰围的贴合度。
二、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一般采用骨盆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等情况调整,通常从体重的1/10开始逐渐增加。儿童一般不采用牵引治疗,因为其脊柱发育尚未成熟。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高血压的患者牵引时要谨慎,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2.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按摩推拿要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暴力推拿。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按摩推拿要轻柔,防止造成骨折等损伤。有出血倾向、脊柱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患者禁忌按摩推拿。
3.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感受,儿童皮肤较娇嫩,温度不宜过高;老年人感觉迟钝,也要注意防止烫伤。
三、药物治疗
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改善神经功能,从而缓解脚麻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甲钴胺的使用基本遵循药品说明书,但儿童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有维生素B12过敏史的患者禁用甲钴胺。
四、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如果经过严格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马尾神经综合征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掌握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手术更需谨慎,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对于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一般不适合手术。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选择手术方式时要更加谨慎权衡。
五、康复锻炼
1.腰背肌锻炼:病情缓解后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五点支撑法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小飞燕是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组5-10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人群锻炼的强度和频率可适当调整,儿童锻炼要在家长和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避免运动损伤。对于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锻炼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病情加重。
2.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位,患肢伸直,缓慢抬起,抬高角度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一般可抬高30-70°,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直腿抬高锻炼可以防止神经根粘连,缓解脚麻。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时要注意动作的平稳,避免剧烈动作造成二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