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作用与功能

一、肾的基本结构与位置
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肾的结构包括皮质和髓质等部分,皮质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曲部组成,髓质由肾锥体构成,肾通过输尿管与膀胱相连。
二、肾的主要功能
1.生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例如,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需要通过肾形成尿液排出,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婴儿的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其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注意合理喂养和避免过多摄入可能加重肾负担的物质;老年人肾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也更容易出现代谢废物排泄障碍的情况。
2.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平衡
-肾通过对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来调节体内的水含量。当体内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当体内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减少,尿液稀释,尿量增多。不同性别在水盐代谢调节上基本相似,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水盐代谢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注意保持合适的水盐摄入。对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调节水盐平衡的负担,增加肾的压力;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其肾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更容易受到影响,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并注意水盐的摄入管理。
3.调节电解质平衡
-肾可以调节体内多种电解质的平衡,如对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的调节。例如,当血钾浓度升高时,肾会增加肾小管对钾离子的分泌,使血钾浓度恢复正常;当血钠浓度降低时,肾会减少肾小管对钠的排泄,增加钠的重吸收。在年龄方面,儿童的电解质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其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老年人的电解质调节能力也有所下降,在患病或使用某些药物时,更易发生电解质失衡,应谨慎用药并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不同生活方式下,如大量出汗后,电解质流失较多,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其电解质调节功能已受损,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电解质管理建议。
4.内分泌功能
-肾可以分泌多种激素。例如,肾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红细胞,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当肾患病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可导致肾性贫血。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时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情况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若出现异常会导致贫血等问题;老年人肾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更容易发生贫血,需要关注红细胞生成情况。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女性妊娠时,身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需求增加,肾的分泌功能可能会相应调整。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肾的内分泌功能,有肾脏病史的患者更应避免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以保护肾的内分泌功能。
三、肾相关疾病对肾功能的影响
1.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由链球菌感染等引起,炎症会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漏出增多,出现蛋白尿等症状,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影响尿液的正常生成,进而影响肾的整体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急性肾小球肾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肾的功能异常会影响代谢废物排泄、电解质平衡等多方面,从而干扰儿童正常的生理过程;成年患者若患有肾小球肾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因为劳累可能会加重肾的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2.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会影响肾的肾小管-间质功能,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进而影响肾的浓缩稀释功能和对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肾盂肾炎,在性生活后等情况下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肾盂肾炎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肾盂肾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观察其排尿情况、体温等,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肾盂肾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影响肾功。
3.肾衰竭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可由肾缺血、肾毒性物质等引起,短时间内肾的滤过和排泄功能急剧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病逐渐进展的结果,肾单位逐渐毁损,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尿毒症等严重后果。对于患有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在生活方式上需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盐等的摄入,以减轻肾的负担;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患慢性肾衰竭的比例较高,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较多,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和治疗,要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