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发烧忽冷忽热是什么病

2025年11月11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感染性疾病相关

(一)病毒感染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患者常出现突发的发烧忽冷忽热,同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例如,季节性流感在冬春季高发,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2.病毒性肺炎:某些病毒如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肺炎,除了发烧忽冷忽热外,还可能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后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出现发烧忽冷忽热等情况;老年人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易发展为重症。

(二)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起病急骤,常有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伴有寒战,同时有咳嗽、咳痰,痰液可为铁锈色痰等表现。其发病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比如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抵抗力差,容易感染。

2.肾盂肾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女性。主要是细菌感染肾盂等部位引起,患者除了发烧忽冷忽热外,还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性生活、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病风险,比如女性尿道短而直,性生活时容易将细菌带入尿道引发感染。

二、非感染性疾病相关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发热,热型不定,部分患者表现为发烧忽冷忽热,同时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症状。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病情活动,导致发热等症状出现。

2.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也会出现发热情况,可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伴有发烧忽冷忽热,同时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情活动期时症状往往更明显,日常生活中的劳累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

(二)恶性肿瘤

1.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患者可出现发热,热型多样,有发烧忽冷忽热的情况,同时伴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临床表现有所差异,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症状相对明显;慢性白血病起病相对缓慢。

2.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出现发热,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有发烧忽冷忽热,同时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盗汗、消瘦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感染等因素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三、其他因素

(一)环境因素

1.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可出现发烧忽冷忽热,同时可能有口渴、乏力、头晕等表现,多见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如户外劳动者、长时间在高温密闭空间工作者等。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中暑;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也较易中暑。

2.药物热: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引起药物热,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用药后出现发烧忽冷忽热,且排除了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考虑药物热可能。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在用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药物热,而有些可能在用药较长时间后才出现。

当出现发烧忽冷忽热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疾病状况的患者,治疗和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例如,儿童出现发烧忽冷忽热,应优先进行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出现该症状则需要更全面评估基础疾病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宝妈发烧了能给宝宝喂奶吗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1日
中日友好医院
宝妈发烧时能否喂奶分情况,普通感冒轻度发烧未超38.5℃可继续喂奶但要防护,流感发烧则不建议喂奶需治疗隔离,普通感冒发烧可多喝水休息等,流感发烧要遵医嘱治疗隔离,宝妈发烧时要注意营养睡眠等保证恢复和母乳喂养。
孩子发烧手脚烫了温度还会升高吗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1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孩子发烧手脚烫时温度仍可能升高,这与发热机制相关因素有关,如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不同感染类型与程度及机体代谢状态等会影响,应对及观察要点有监测体温、物理降温辅助及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和有基础疾病孩子的注意事项等,要定期测体温、采取合适物理降温措施并关
发烧忽冷忽热是什么病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发烧忽冷忽热可能由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肺炎)、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肾盂肾炎)、非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引起,也可能与环境因素中的中暑、药物热有关出现该症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有时又出汗热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发冷出汗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病毒、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引起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病毒感染需注意保暖散热平衡并密切观察伴随症状成年人要调整生活方式有基础疾病者控制基础疾病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症
夏天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可能导致一阵阵发冷的原因有环境因素(空调使用不当、环境温度骤变)、感染因素早期(病毒感染前驱期、其他病原体感染)、内分泌与代谢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应对措施包括环境因素调整室内温度、增添衣物,感染因素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及时就医,内分泌代谢因素怀疑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吃什么药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不发烧但一阵阵发冷病因有环境温度过低、感染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排查诱因保暖可脱离寒冷环境添加衣物等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感染早期要观察病情变化休息不盲目用药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就医检查治疗儿童要关注保暖和精神状态异常及时就医不随意用成人药老年人要考虑慢性疾病
不发烧没感冒为什么一阵阵发冷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出现不发烧没感冒却一阵阵发冷的情况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寒冷环境直接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易受影响)、环境温度骤变(频繁在温度变化大环境进出易引发)、内分泌与代谢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血糖异常因能量供应不足或代谢紊乱引发)、神经系统相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怎么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不发烧但一阵阵发冷可由环境因素、感染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多种原因引起需先明确病因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环境寒冷导致要保暖适当活动补充热量感染早期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甲状腺功能减退要就医检查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特殊人群要注意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特殊应对措施。
不发烧为什么总是一阵阵发冷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发冷可由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时病毒复制刺激免疫产生细胞因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致冷,细菌感染时细菌代谢产物作致热原引防御反应致冷)、非感染性因素(寒冷环境致散热大于产热、内分泌紊乱致产热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体温调节自主神经平衡受影响)及其他情况(恶性肿瘤致
不发烧为什么一阵阵发冷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不发烧但一阵阵发冷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如寒冷环境影响、内分泌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系统因素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染前期表现如病毒感染初期、其他因素如贫血等出现该情况时先评估环境温度调整,若伴其他不适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处理。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不发烧但阵阵发冷可能由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前期、细菌感染早期)、环境因素(寒冷环境适应不良、从热环境突然进入冷环境)、其他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针对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细菌感染用合适抗生素,环境因素则调整环境或适应温度骤变,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1月11日
不发烧但阵阵发冷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早期儿童老人有不同特点,非感染性因素如环境寒冷、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伴有特定症状、特殊人群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排查病因。
发烧12小时血常规准吗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0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发烧12小时血常规可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辅助判断感染类型但有一定局限性有参考价值但不够精准受个体差异影响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复查血常规特殊人群需特殊考虑婴幼儿判断要谨慎老年人需全面评估可能还需结合其他指标或做血培养等检查来辅助明确病因。
小孩一直发烧39度左右不退怎么办
赵瑞贞
赵瑞贞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0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小孩持续发烧39℃左右不退时要及时降温处理,物理降温可擦身、用退热贴,调节环境温度和衣着,及时就医评估,不同年龄段及有基础病时就医有不同情况,就医需提供相关信息,要监测体温、观察精神等状态,可能病因有感染性的病毒、细菌感染及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感染
宝宝发烧38度5三天不退怎么办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0日
中日友好医院
宝宝发烧三十八度五三天不退需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及观察精神状态等伴随症状,进行散热处理即穿宽松轻薄衣物、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局部用温毛巾擦大血管丰富部位,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会体格检查并可能建议血常规等检查,婴儿护理要小心物理降温操作力度方式,幼儿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