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浆D一二聚体测定是查什么的

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含义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通过测定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辅助诊断和评估多种与凝血、纤溶系统相关的疾病。
主要应用场景及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原理:当发生深静脉血栓时,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纤维蛋白形成并被降解,产生大量D-二聚体。
-意义: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DVT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若D-二聚体水平升高,结合临床症状等,高度提示DVT可能,但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如静脉超声等进一步确诊。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的风险,DVT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此时D-二聚体测定更具重要的筛查意义;对于有长期卧床病史的人群,也是D-二聚体测定辅助评估DVT的重点人群。
-肺栓塞(PE)
-原理:肺栓塞是由于血栓等堵塞肺动脉引起,同样会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导致D-二聚体升高。
-意义: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PE的排除指标。若D-二聚体水平正常,基本可排除急性PE;若升高,则需要进一步通过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PE。对于有吸烟史、患有心肺基础疾病的人群,PE的发生风险相对增加,D-二聚体测定在这些人群中对于PE的初步评估有重要作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原理:DIC时凝血系统被广泛激活,纤维蛋白大量形成并降解,D-二聚体明显升高。
-意义:血浆D-二聚体测定有助于DIC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在DIC的不同阶段,D-二聚体水平会有相应变化,通过动态监测D-二聚体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对于患有严重感染、创伤等可能诱发DIC的患者,定期进行D-二聚体测定是早期发现DIC的重要手段。
-溶栓治疗监测
-原理:溶栓治疗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此时体内纤溶系统被激活,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随着血栓的溶解,D-二聚体水平会逐渐下降。
-意义:通过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评估溶栓治疗的效果。如果溶栓后D-二聚体水平没有按照预期下降,可能提示溶栓效果不佳或存在新的血栓形成等情况。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患者,都需要密切监测D-二聚体水平来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