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血清碱性磷酸酶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高的定义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在人体肝脏、骨骼、肠、肾等组织中存在的酶,血清碱性磷酸酶高是指血清中ALP的浓度超出了正常参考范围。正常成人血清ALP的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有所差异,一般男性为40~150U/L,女性为35~100U/L。
生理性升高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活跃,血清ALP水平会生理性升高,尤其是在青春期,可较成人高2~4倍,这是因为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合成ALP增加以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妊娠因素:妊娠期女性胎盘也会产生ALP,导致血清ALP升高,一般在妊娠9个月时可达高峰,可较非妊娠女性升高1~2倍,这是正常的生理适应过程。
病理性升高情况
骨骼疾病: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影响骨骼的正常钙化,成骨细胞活跃,合成ALP增多,导致血清ALP显著升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
-骨肿瘤:如骨肉瘤等,肿瘤细胞可以产生ALP,或者肿瘤组织刺激周围组织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加,使血清ALP升高,升高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骨破坏程度相关。
肝胆系统疾病:
-胆道梗阻:如胆总管结石、胆道肿瘤等引起胆道梗阻时,胆汁排泄受阻,ALP反流入血,导致血清ALP升高,通常升高幅度与梗阻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可升高至正常上限的3~5倍。
-肝炎:急、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受损,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P释放入血,同时炎症刺激也可使ALP合成增加,血清ALP可轻度至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
其他疾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的吸收和ALP的合成,导致血清ALP升高。
-恶性肿瘤骨转移: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破坏骨组织,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加,使血清ALP升高,常见于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情况。
当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高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腹部超声、骨X线或CT等检查,以明确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儿童生理性升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监测即可;对于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如胆道梗阻需解除梗阻,肝炎需进行保肝等相应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生理性升高属于正常情况,但也需定期产检监测;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降低血清ALP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