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缩压和舒张压是什么意思昵

一、收缩压的含义
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在血压测量中,通常以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表示,例如120/80mmHg中的120mmHg就是收缩压。它反映了心脏收缩时泵血的能力以及血管的弹性等情况。从生理角度看,心脏每次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此时动脉内的压力迅速上升达到的最高值就是收缩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收缩压的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收缩压正常范围在90~139mmHg之间,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比如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收缩压可能会相对偏高,但也应尽量维持在合理范围。
二、舒张压的含义
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血管壁弹性回缩产生的最低压力。在血压值中,如120/80mmHg里的80mmHg就是舒张压。它体现了血管在心室舒张期时的压力情况,反映了外周血管阻力等因素。正常成年人舒张压的正常范围是60~89mmHg。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舒张压也有相应不同的正常范围,儿童的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接近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例如,新生儿的舒张压相对较低,随着成长,舒张压会逐步上升并稳定在相应区间。
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临床意义
(一)收缩压的临床意义
1.反映心脏泵血功能:收缩压升高可能提示心脏在收缩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将血液泵出,常见于心脏收缩力增强的情况,如运动后、发热时等生理性情况,也可见于某些疾病状态,如高血压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理性情况。当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时,收缩压会出现相应变化,通过监测收缩压可以初步评估心脏的泵血能力是否正常。
2.与血管弹性相关:正常的血管具有良好的弹性,能缓冲心脏收缩时的压力。但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等情况,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压会升高。例如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退,收缩压往往容易升高,这也是老年人高血压常见的情况之一。
(二)舒张压的临床意义
1.反映外周血管阻力: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血管的阻力情况。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时,舒张压会升高,常见于外周小动脉收缩等情况,如原发性高血压中,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是导致舒张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外周血管阻力减小时,舒张压会降低,比如某些血管扩张药物使用后,可能会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导致舒张压降低。
2.与心室舒张功能有关:心室舒张时需要血管有一定的弹性回缩来维持舒张压,如果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可能会影响舒张压的水平。例如心肌病等疾病可能会影响心室的舒张功能,进而导致舒张压出现异常变化。
四、特殊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特点
(一)儿童
儿童的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新生儿收缩压约为60~70mmHg,舒张压约为30~40mmHg;1岁左右收缩压约为80~90mmHg,舒张压约为40~50mmHg;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逐渐接近成年人的血压范围。儿童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哭闹、运动等都会使血压暂时升高,在测量儿童血压时需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以获得准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对于儿童高血压,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儿童高血压可能与先天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其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异常变化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较为常见,这会导致收缩压容易升高,而舒张压相对较难维持在正常范围,可能会出现脉压差增大的情况(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老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在对老年人进行血压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因为老年人对血压波动的耐受性较差,过度降低血压可能会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等问题,所以在调整血压时要更加谨慎,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的血压会发生变化。在妊娠早期,血压通常接近正常水平或略有降低;妊娠中晚期,由于生理变化,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收缩压和舒张压,因为妊娠期高血压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导致孕妇出现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等。对于妊娠期女性,定期监测血压,关注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