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保健科主要是检查什么

体格生长检查
身高:是反映儿童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身高可以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儿童在婴儿期和青春期会有身高的快速增长期,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正常标准的一定范围,可能提示存在生长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问题。
体重:体重是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定期监测体重能知晓儿童的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是否匹配,体重过轻可能是营养不良、消化吸收障碍等原因导致,体重过重则可能与过度喂养、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
头围: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对婴幼儿尤为重要。头围过小可能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则需警惕脑积水等疾病。
营养状况评估
饮食摄入情况:了解儿童日常的饮食结构,包括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是否均衡。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而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等。会询问家长儿童每天吃奶类、肉类、蔬菜、水果等的量及频率。
营养指标检测: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通过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贫血可能与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缺乏有关;还可能检测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来了解蛋白质营养状况。
神经心理发育检查
大运动发育:不同月龄的儿童有相应的大运动发育里程碑,如2-3个月抬头、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岁左右会走等。通过观察儿童是否能达到相应月龄的大运动发育指标,判断其神经运动功能发育是否正常。例如,若儿童到了应会坐的月龄还不能坐稳,可能存在神经发育迟缓等问题。
精细运动发育:观察儿童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抓握物品、用手指捏取小物体等能力。精细运动发育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若精细运动发育落后,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语言发育: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儿童是否能听懂简单指令、是否能发出相应的语音、是否能说出简单词语等。语言发育落后可能与听力障碍、智力发育问题或环境刺激不足等有关。
社交行为发育:评估儿童与他人的互动能力、情绪表达等社交行为。正常儿童应能与家人有眼神交流、会模仿简单动作等,若社交行为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等问题。
五官检查
眼部检查:检查视力、眼球外观等。通过视力筛查了解儿童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观察眼球有无红肿、斜视等异常情况。婴儿期可能通过视动性眼球震颤等方法初步筛查视力,幼儿及儿童则可通过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测。
耳部检查:查看外耳道是否有分泌物、鼓膜是否正常等,了解儿童是否有耳部炎症、听力障碍等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外耳道外观、使用耳镜检查等方式进行耳部检查。
口腔检查:检查牙齿的萌出情况、口腔黏膜是否正常等。了解儿童是否有龋齿、口腔溃疡等口腔问题,关注乳牙的萌出顺序和恒牙的发育情况,指导家长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如正确刷牙方法等。
心理行为评估
行为问题筛查:通过问卷等方式评估儿童是否存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行为问题。例如,对于学龄儿童,可能会筛查是否有学习困难相关的行为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心理行为障碍。
气质评估:了解儿童的气质类型,如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等,这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养育和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指导
喂养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提供科学的喂养建议,包括不同年龄段的辅食添加原则、合理的膳食搭配等。例如,6个月以上婴儿添加辅食时,应逐渐引入各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过早添加成人化的食物。
生活习惯培养: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学龄儿童一般需要10-14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肌肉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
预防接种检查与指导:核查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确保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并向家长讲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注意事项等,如接种后的反应观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