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验大便能查出什么病呐

一、消化道出血相关疾病
大便化验可检测出隐血,若隐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有出血情况。上消化道少量出血(5-10ml)时,粪便外观无明显血色,显微镜下也难发现红细胞,但化学法隐血试验可呈阳性。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进而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不同年龄段人群,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肠套叠等疾病导致消化道出血,老年人则需警惕消化道肿瘤等情况。
二、肠道感染性疾病
1.细菌感染: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红细胞等情况。例如细菌性痢疾,大便中可出现较多的白细胞、红细胞,还可能有巨噬细胞。大便培养可以明确具体的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等。不同性别在肠道细菌感染的易感性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如不注意饮食卫生、经常食用生冷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肠道细菌。
2.病毒感染:像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少量,主要以淋巴细胞为主,通过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明确诊断。对于儿童来说,轮状病毒肠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需要注意预防脱水等情况。
三、肠道寄生虫感染
大便化验可发现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钩虫卵等。不同年龄人群感染肠道寄生虫的几率不同,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原因更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例如蛔虫感染,通过查找大便中的蛔虫卵即可确诊,不同生活方式下,如卫生条件差、接触被污染土壤等情况会增加感染风险。
四、肠道肿瘤相关筛查
大便隐血试验对于肠道肿瘤的筛查有一定意义,尤其是持续阳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进行肠镜等检查以排除肠道肿瘤。不同年龄人群肠道肿瘤的发病风险不同,老年人肠道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等会增加肠道肿瘤的发病风险。
五、胰腺、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等,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脂肪球等情况。因为胰腺分泌的胰酶不足时,脂肪消化不完全,大便中脂肪球增多。胆道疾病如胆道梗阻时,也可能会影响大便的性状和成分,通过大便化验可以为诊断提供一定线索。不同性别在胰腺、胆道疾病的发病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酗酒等会增加胰腺疾病的发病风险,如长期进食高脂油腻食物等会增加胆道疾病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