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结石疼的厉害怎么缓解

一、一般缓解措施
1.体位调整
-对于成人尿结石疼痛厉害的情况,可尝试改变体位,如侧卧,有时可能会使结石位置发生轻微变化,从而缓解疼痛。因为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能会刺激尿路黏膜引起疼痛,合适的体位可能减少结石对黏膜的刺激。对于儿童尿结石疼痛,也要尽量让孩子处于相对舒适的体位,比如半卧位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晃动加重疼痛。
-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很好配合体位调整,家长可轻轻安抚孩子,尝试缓慢改变孩子的抱持姿势等。
2.大量饮水
-增加水分摄入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小的结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也能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减轻结石对尿路的刺激。成人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左右,多饮用白开水等无刺激性饮品。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量在500-1000毫升左右,学龄儿童可达到1000-15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孩子不适,可少量多次饮用。
-不同年龄的孩子饮水时需特别注意,幼儿的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量饮水可能增加肾脏负担,所以要遵循适量原则;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在保证饮水量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在短时间内喝太多水,以免引起呕吐等不适。
二、医疗干预措施
1.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较严重的情况,可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等机制发挥止痛作用。但在儿童中使用要特别谨慎,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某些药物可能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布洛芬对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在适当剂量下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但要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而阿司匹林在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使用可能会引起瑞氏综合征,所以一般不用于儿童尿结石疼痛的止痛。
-成人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等,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等。
2.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合适大小的尿路结石。对于成人,经过评估结石符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指征时可进行该治疗。但儿童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会对肾脏等器官造成一定影响,一般不首先考虑该治疗方式,除非经过严格评估且利大于弊。
-在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结石部位、大小等因素,对于低龄儿童要更加谨慎,需与儿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共同商讨决定是否采用该治疗手段。
3.手术治疗
-对于结石较大、嵌顿较紧等情况的成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但儿童尿结石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指征,因为手术对儿童身体创伤相对较大,需要综合评估结石情况、儿童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对于非常小的儿童,尽量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结石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时才考虑手术,并且手术过程中要更加精细操作,减少对儿童身体的损伤。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尿结石疼痛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疼痛程度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哭闹不止、呕吐、排尿异常等情况。在缓解疼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规范,避免自行给孩子使用不适合的止痛药物。同时,要鼓励孩子适当饮水,但不要强迫,根据孩子的意愿和耐受程度调整饮水量。
2.老年人
-老年人尿结石疼痛时,要注意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选择缓解疼痛措施时,要考虑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所以要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老年人的肾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大量饮水时要注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肾功能情况调整饮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