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1.健康状况评估
-接种前需详细了解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如果受种者处于发热阶段,尤其是体温超过37.5℃时,一般不建议立即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因为此时受种者的机体免疫力可能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后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发热时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的发生率会高于健康无发热状态下接种。
-若受种者有急性传染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如患有癫痫、脑病、未控制的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是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禁忌证,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因疫苗接种而诱发或加重相关症状。
2.过敏史询问
-要仔细询问受种者的过敏史,尤其是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绝对不能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例如,若受种者既往对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中的某种成分,如疫苗中的某些蛋白质等过敏,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
-对于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食物过敏史的受种者,也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可能存在交叉过敏的潜在风险。
3.疫苗储存情况确认
-要确认疫苗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疫苗应储存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一般为2-8℃避光保存。如果疫苗储存不当,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导致疫苗变质,从而影响接种效果以及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1.接种操作规范
-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接种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接种部位准确,一般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要保证注射器的使用符合无菌操作要求,避免接种过程中发生感染。
-接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受种者的反应,如受种者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接种并采取相应措施。
2.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
-如果受种者需要同时接种其他疫苗,要注意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一般建议与其他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间隔不少于28天,与灭活疫苗的接种间隔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但为了避免相互干扰,最好间隔一定时间,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医生判断,以确保两种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1.留观要求
-接种后受种者需要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这是因为少数受种者可能在接种后短时间内出现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留观期间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例如,有些受种者可能在接种后15-30分钟内出现过敏性皮疹、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在留观期间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2.局部反应观察
-要观察接种部位的局部反应。接种后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一般这些反应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但如果局部红肿范围较大(直径超过5cm)或伴有严重疼痛、发热等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例如,局部红肿范围过大可能提示局部有较严重的炎症反应,需要进一步处理。
3.全身反应观察
-关注受种者的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5℃之间,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或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或者出现其他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例如,高热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等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处理。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接种后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等情况。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疫苗反应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儿童出现异常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儿童接种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因为目前缺乏孕妇接种该疫苗的充分安全性数据,为了避免可能对胎儿产生的潜在不良影响,孕妇应避免接种。
-老年人:老年人接种后也要密切观察反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也有所下降,对疫苗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可能降低。如果老年人接种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且要注意接种后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饮水等,以利于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