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脚后跟干裂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06日 21:32:06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普外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皮肤自身因素

(一)皮肤结构特点

脚后跟部位的皮肤相对较厚,角质层较发达。正常情况下角质层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但如果皮肤水分流失过多,角质层就容易变得干燥、脆弱,进而出现干裂。例如,皮肤的角质层由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组成,当皮肤水分不足时,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紧密,就容易导致干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皮肤的代谢情况不同,老年人的皮肤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角质层更新较慢,更容易出现脚后跟干裂的情况;儿童皮肤娇嫩,若护理不当也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干燥干裂。

(二)皮肤油脂分泌少

脚后跟部位的皮脂腺分布相对较少,分泌的油脂量有限。油脂对皮肤有一定的滋润作用,油脂分泌少会使皮肤缺乏足够的滋润,从而增加干裂的风险。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皮脂腺分泌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脚后跟皮脂腺分泌都较少,只是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生活方式上,如果平时洗澡过于频繁,或者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脚部,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进一步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增加干裂的可能性。

二、环境因素

(一)气候干燥

在寒冷干燥的季节,空气中的湿度较低。人体皮肤的水分容易通过蒸发散失,如果脚部皮肤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湿,就容易出现干裂。例如在冬季,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很多人会出现脚后跟干裂的情况。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明显,生活在干燥地区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受到气候干燥的影响出现脚后跟干裂。年龄较大的人群皮肤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气候干燥时更易受影响;儿童皮肤含水量相对较高,但如果不注意保湿,在气候干燥时也可能出现干裂。

(二)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

如果经常接触一些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如洗衣粉、洗洁精等,这些物质会损伤脚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引发干裂。例如从事餐饮、清洁等工作的人群,长时间接触这类刺激性物质,脚后跟干裂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性别在职业分布上有差异,男性和女性从事不同职业接触刺激性物质的机会不同,但都可能因接触相关物质出现脚后跟干裂。对于儿童来说,要避免让他们接触到成人的清洁用品等刺激性物质,防止引起脚部皮肤问题。

三、疾病因素

(一)鱼鳞病

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往往干燥、粗糙,伴有鱼鳞状的鳞屑,脚后跟部位也可能出现明显的干裂情况。鱼鳞病患者的皮肤角质层代谢异常,水分保持能力差。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患鱼鳞病,儿童期发病的鱼鳞病患者,脚后跟干裂情况可能会影响其行走等活动;成年人患鱼鳞病也会出现脚后跟干裂等皮肤问题。

(二)湿疹

慢性湿疹可导致脚部皮肤增厚、干燥、脱屑,进而出现干裂。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过敏、遗传、免疫等。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湿疹,儿童湿疹多与过敏等因素相关,成年人湿疹可能与接触过敏原、自身免疫等有关,患有湿疹的人群脚后跟容易出现干裂情况。

(三)足癣

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除了脚部瘙痒、起水疱等症状外,病情严重时也可能出现脚后跟干裂。足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感染足癣,儿童感染足癣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脚部皮肤健康导致干裂;成年人感染足癣后也会出现相应的皮肤病变包括脚后跟干裂。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应该怎么办
杨竹生
杨竹生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保持足部清洁与保湿需每天用温水轻柔清洗脚后跟(不同年龄人群注意事项不同),清洗后及时擦干并涂抹含特定成分的保湿护肤品(不同年龄及患病人群选择有差异);温和去除硬皮可使用浮石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硬皮厚可去医院专业处理;穿着合适鞋袜要选舒适合脚透气的鞋
右脚后跟疼是预示什么
黄国强
黄国强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2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右脚后跟疼常见原因有跟痛症(中老年人常见女性易患与跟骨骨刺、足底筋膜炎症等有关)、跟腱炎(常发于常跳跃奔跑人群跟腱局部炎症致后跟上方跟腱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加剧)、外伤(有后跟部外伤史可致跟骨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出现相应症状)、感染(糖尿病患者易因血糖控制不佳感染
脚后跟的筋疼是怎么回事
王伟卓
王伟卓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7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脚后跟筋疼的原因有跟腱炎(运动过度等致运动员等常发,表现为脚后跟上方疼痛肿胀活动时加剧)、足底筋膜炎(长时间行走站立等致体重较大者易患,表现为脚后跟底部晨起或休息后首次着地疼行走后暂缓解继续活动又加重)、跟骨骨刺(足部力学结构异常致中老年人高发,表现为骨刺
脚后跟干裂是怎么回事?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脚后跟干裂的原因包括皮肤自身因素如皮肤结构特点中脚后跟皮肤厚角质层发达且不同年龄代谢不同、皮肤油脂分泌少易缺滋润,环境因素如气候干燥时皮肤水分易散失及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损伤皮肤屏障,疾病因素如鱼鳞病致皮肤干燥粗糙有鳞屑干裂、慢性湿疹致脚部增厚干燥脱屑干裂、
脚后跟疼痛的原因
王伟卓
王伟卓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5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跟骨骨刺由长期足底筋膜、跟腱等组织牵拉刺激致跟骨局部骨质增生形成,约30%足跟痛患者由其引起;足底筋膜炎因足底筋膜过度使用、外伤致无菌性炎症,占足跟痛病因40%左右,患者晨起足跟痛明显行走后稍缓久走久站又加重;跟腱炎因运动损伤、过度使用引发,占足跟痛病因1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世赞
李世赞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鹤岗市人民医院
跟骨骨刺因长期行走或站立等应力致跟骨骨质异常增生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更易出现与长期穿不合适鞋子、体重过大等有关;足底筋膜炎因长期过度使用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发无菌性炎症致脚后跟疼痛运动员、长时间站立工作人群高发;跟腱炎因运动损伤、过度使
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
吴涛
吴涛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脚后跟痛的原因有跟骨骨刺因长期行走负重等应力致跟骨底部骨膜受刺激骨质增生、足底筋膜炎因长时间行走等使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发生无菌性炎症、跟腱炎因运动损伤等致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的坚韧纤维组织发炎、跟骨滑囊炎因穿不合适鞋子反复摩擦跟骨周围滑囊引起、神经卡压如胫神经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梁锦前
梁锦前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脚后跟疼的成因多样包括跟骨骨刺(中老年人、重体力或运动量大人因足部受力不均致跟骨骨质异常增生刺激软组织引发)、足底筋膜炎(爱好运动者或体重大人因足部过度使用或压力大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出现无菌性炎症)、跟腱炎(运动员或剧烈运动者因过度运动或突然增强度致跟腱损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胡勇
胡勇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山东省立医院
足跟疼痛的原因多样,跟骨骨刺因长期行走站立致足跟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晨起明显行走片刻暂缓走多加重;足底筋膜炎是因足底筋膜反复牵拉致无菌性炎症爱好运动者多见长时间不活动后开始行走时明显按压足跟内侧显著;跟腱炎由运动过度或姿势不当致跟腱应力增加引发运动员等发病
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梁锦前
梁锦前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跟骨骨刺由长期足底筋膜、跟腱等软组织牵拉刺激致跟骨局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站立或行走、体重过大等增加风险;足底筋膜炎因长期过度使用、运动损伤等致足底筋膜炎症刺激引起脚后跟疼痛长时间走路、跑步运动爱好者及肥胖人群易患;跟腱炎由反
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孙淑建
孙淑建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跟骨骨刺因长期行走站立等应力致跟骨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等晨起下地第一步痛走片刻缓解久走站又加重;足底筋膜炎因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致无菌性炎症各年龄段均可发运动爱好者及长时间站立工作者高发足跟内侧痛按压跟骨内侧明显压痛晨起第一次踩
脚后跟疼是啥原因引起的
邓志勇
邓志勇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邹平县中医院
脚后跟疼的成因包括跟骨骨刺(长期行走站立致足部力学改变、骨质异常增生刺激周围组织,中老年常见与劳损退变有关,晨起痛明显、行走后可稍缓过度活动加重、压痛在跟骨跖面近前缘处)、足底筋膜炎(长时间走路跑步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发无菌性炎症,运动员等易患与足部过度使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云恺
李云恺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跟骨骨刺因长期行走跑步致跟骨局部受牵拉刺激骨膜下新骨形成,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及长期站立工作者,表现为足跟底部疼痛晨起或休息后行走明显久走久站加重;足底筋膜炎因足底筋膜过度使用或足弓异常等引发,年轻运动爱好者孕期女性常见,表现为足跟内侧疼痛按压近足跟处明显压
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孙淑建
孙淑建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跟骨骨刺因长期行走跑步致足跟骨受反复牵拉刺激致骨质增生可能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较大者;足底筋膜炎因长时间走路站立或穿不合适鞋子致足底筋膜反复拉伸引发无菌性炎症致脚后跟疼痛常见于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及喜欢跑步徒步者;跟
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江仲超
江仲超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5日
邯郸市中心医院
跟骨骨刺因长期足部力学异常致跟骨局部受刺激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年龄增长、长期站立或高强度运动人群易出现;足底筋膜炎因长时间行走等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发生无菌性炎症,体重过重、鞋子不合适、年龄大人群易患;跟腱炎因过度运动致跟腱反复拉伸摩擦引发炎症,运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