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肩膀痛怎么回事

一、肩周炎
1.发病机制: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故又称“五十肩”,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加之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劳损,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起肩膀疼痛、活动受限。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且缺乏肩部运动的老人,易患肩周炎。
2.症状表现:主要症状为渐进性加重的肩膀疼痛,昼轻夜重,夜间可痛醒。同时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上举、内外旋等动作困难,严重影响老人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梳头、洗脸等。
二、颈椎病
1.发病机制:老人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韧带增厚等,可压迫或刺激颈部神经根,导致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颈椎的退变与老人长期不良的坐姿、颈部姿势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生理结构逐渐发生改变。
2.症状表现:除肩膀疼痛外,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疼痛可呈放射性,从颈部向肩部、手臂放射。部分老人还可能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交感神经症状。
三、肩袖损伤
1.发病机制: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老人肩袖组织退变,在遭受轻微外伤或慢性劳损时,易发生肩袖损伤。比如老人在提重物、摔倒时肩部着地等情况,都可能引发肩袖损伤。
2.症状表现:肩膀疼痛较为明显,尤其在肩部外展时疼痛加剧,可伴有肩关节无力,部分老人会出现肩关节活动时的弹响或卡顿。
四、心血管疾病
1.发病机制: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可能引起牵涉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这是因为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与肩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在脊髓处有部分交叉,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刺激神经纤维,可导致肩部疼痛。
2.症状表现:除肩膀疼痛外,常伴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但如果是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且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五、肺部疾病
1.发病机制:肺部肿瘤、胸膜炎等肺部疾病可能累及胸膜或肩部的神经,引起肩膀疼痛。例如肺癌转移至胸膜,刺激胸膜上的神经,可导致肩部放射性疼痛。
2.症状表现:肩膀疼痛常伴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如果是肺癌,还可能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老人肩膀痛原因较多,当出现肩膀疼痛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老人来说,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度进行肩部运动,预防肩部疾病的发生。如果有心血管、肺部等基础疾病,更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可能引起肩膀痛的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