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2025年09月16日 21:31:25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肾病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免疫反应介导的发病机制

1.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

-外源性抗原:某些细菌(如链球菌)、病毒等病原体作为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以链球菌感染为例,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作为抗原,人体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可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

-内源性抗原:机体自身的一些成分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等,自身抗体与这些内源性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2.免疫复合物沉积: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复合物形成后,通过血液循环流经肾小球,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如高压、高滤过等)以及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作用改变时,免疫复合物容易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等部位。例如,当肾小球基底膜的阴离子电荷减少时,带正电荷的免疫复合物更易沉积。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抗体直接与肾小球内的固有抗原或植入的抗原在原位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比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直接与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结合,在肾小球基底膜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

3.炎症反应启动:

-补体激活: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是常见的激活方式。补体激活后产生多种补体片段,如C3a、C5a等过敏毒素,可吸引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向沉积部位聚集;C5b-9形成膜攻击复合物,直接损伤肾小球细胞等。

-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在趋化因子作用下聚集到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这些炎症细胞被激活后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氧自由基、蛋白酶等,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等损伤,引起肾小球炎症反应,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非免疫反应机制

1.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肿胀增生,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肾小动脉收缩,进一步加重肾小球缺血缺氧,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等表现。例如,肾素分泌增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同时也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收缩,降低肾小球滤过率。

2.肾小管功能变化:

-尽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导致水钠重吸收相对增多,加重水钠潴留。另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到达远端肾小管的钠减少,刺激肾小管分泌肾素,进一步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影响水钠代谢。

在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发生由链球菌感染等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因为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病原体的清除和免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在感染等诱因的易感性上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中,卫生习惯差等可能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从而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既往感染病史(如链球菌感染史等)的人群,再次接触相关病原体时更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和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感染后更易引发免疫介导的肾脏损伤。

肾小球肾炎属于什么性炎症
吴婉谊
吴婉谊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肾小球肾炎属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是抗体等与肾小球内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免疫反应以增生性炎症为主儿童患特定类型较常见成人免疫性炎症复杂多样感染相关及自身免疫相关生活方式影响发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肾脏基础病史人群易并发或复发。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
孙荣嵘
孙荣嵘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多种且不同类型表现进展及对治疗反应不同诊断依据临床表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
叶琨
叶琨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感染后免疫反应致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略多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诱发典型表现为急性起病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可伴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病理见肾小球细胞增生系膜及内皮细胞增生急性期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
肾小球肾炎属于
刘文花
刘文花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青海省人民医院
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肾脏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常因链球菌等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儿童及青少年多见起病前多有前驱感染史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慢性病因复杂多数由急性迁延不愈而来各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病情迁延有不同程度
肾小球肾炎属于什么炎
徐振健
徐振健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
肾小球肾炎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病因不明、最常见、包括多种类型)、继发性(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遗传性(由遗传因素引起),按病理类型分为轻微病变性(光镜下基本正常、电镜下足突融合、多见于儿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且对激素敏感)、系膜增生性(光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增
肾小球肾炎属于什么
吕凤岩
吕凤岩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由多种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的双侧肾小球受累的肾脏疾病按发病急缓及病情进展分为急性、急进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易受感染影响老年肾功能减退且易合并基础疾病生活中各年龄段患者均应注意休息、预防感染、饮食低盐优质低蛋白出现相关
单纯隐血肾炎是什么病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1日
中日友好医院
单纯隐血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源性血尿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蛋白尿等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是尿隐血阳性等其他表现不明显诊断需通过尿液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特殊情况需针对合并因素评估处
肾小球肾炎吃啥药好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28日
中日友好医院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如微小病变型肾病等;免疫抑制剂中的环磷酰胺用于难治性、复发性肾小球肾炎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吗替麦考酚酯用于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
肾炎有几种哪种严重
张虹
张虹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28日
山东省立医院
肾炎种类多样,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常因感染起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转慢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可发展为慢性肾衰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迅速可致肾功能急剧恶化需及时强化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等部分病理类型预后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6日
中日友好医院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分免疫反应介导和非免疫反应机制,免疫反应介导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沉积及炎症反应启动,非免疫反应机制有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小管功能变化,儿童青少年因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易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卫生习惯差等可增发病风险,既
儿童紫癜肾炎能治好吗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10日
中日友好医院
儿童紫癜肾炎多数可治好,预后与病理类型相关,单纯血尿型等预后较好,肾炎型等经合理干预治愈率较高,治疗包含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避过敏原)及药物治疗(用糖皮质激素等控病情),低龄儿童治疗要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用药、制个性化方案并定期随访,多数经积极规范治疗
什么是乙肝相关性肾炎
张虹
张虹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31日
山东省立医院
乙肝相关性肾炎由乙肝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引发,发病机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致炎症使滤过膜损伤,临床表现有肾炎症状及乙肝感染依据,病理类型常见膜性肾病等,病因是乙肝病毒持续复制致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受损,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并关注
肾炎需要吃什么好?
周露
周露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
肾炎患者需适量摄入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以维持营养并减轻肾负担,要低盐饮食控制钠盐摄入,多进食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选深海鱼类等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控磷摄入,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且防生长受影响,孕妇需在母胎营养与肾负担间平衡,老年则注意饮
缺钾性肾炎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缺钾性肾炎是因持续性低钾血症致肾小管间质损害及肾脏功能改变的疾病可通过补钾、病因治疗及相应护理改善,病因有钾摄入不足、排出过多、分布异常,症状包括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相关表现,检查有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肾炎会导致腰疼吗
张前进
张前进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0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腰疼可能由肾炎或其他多种情况导致可通过多种检查诊断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同时需注意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有相应提示,肾炎引发腰疼因炎症致肾包膜牵拉等其疼痛为双侧腰部隐痛钝痛并非所有肾炎都腰疼,腰部肌肉骨骼问题、泌尿系统其他疾病、妇科疾病(女性)也会致腰疼,诊断通过尿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