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心跳一分钟多少?

一、成人正常心跳范围
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这是基于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普遍范围,当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称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钟时称为心动过速。但需注意,运动员等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其安静时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钟,若无症状通常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二、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心跳范围
(一)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至28天内)的正常心率通常为120~140次/分钟,因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且心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心率相对较快。
(二)1岁以内婴儿
1岁以内婴儿的正常心率为110~130次/分钟,随月龄增长,心率会逐渐趋于稳定但仍高于成人水平。
(三)2~3岁幼儿
2~3岁幼儿的正常心率为100~120次/分钟,此阶段心率较婴儿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年长儿童及成人。
(四)4~7岁儿童
4~7岁儿童的正常心率为80~100次/分钟,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心率逐渐向成人范围靠近。
(五)8~14岁儿童
8~14岁儿童的正常心率为70~90次/分钟,此阶段心率已接近成人正常范围下限。
三、特殊人群心率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的心率可能相对偏慢,一般仍在60次/分钟以上,但部分老年人可能因心脏传导系统退变等因素出现心率减慢情况,若心率低于50次/分钟且伴有头晕、黑矇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
(二)儿童
儿童心率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发热时心率会加快,每发热1℃,心率大约增加10~15次/分钟;剧烈运动、哭闹、情绪激动等也会使心率暂时性增快,这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若安静时心率持续异常,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疾病状态下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力衰竭等疾病时,心率往往会超出正常范围,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恢复正常心率。同时,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心率,使用时需遵医嘱并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