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电图是检查什么病的

一、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疾病
(一)神经炎
1.意义:肌电图可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帮助判断神经炎的严重程度及受损神经纤维情况。例如,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中,通过肌电图能发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等异常,对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神经炎的诱发因素和表现可能有差异,如糖尿病患者中年龄较大者更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肌电图异常。
2.具体表现:可出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等情况,不同神经受累时表现有所不同,比如尺神经受累时相应肌肉的电活动会出现异常改变。
(二)神经损伤
1.意义:能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等。例如,外伤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可以判断是神经轴索损伤还是髓鞘损伤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外伤导致神经损伤时,肌电图检查能更精准地评估损伤情况,以便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且要考虑儿童配合度等因素调整检查方式。
2.具体表现:如神经完全断裂时,相应肌肉的电活动会出现失神经支配电位,如纤颤电位、正锐波等,神经部分损伤时传导速度等也会有相应异常改变。
二、肌肉疾病相关疾病
(一)肌炎
1.意义:有助于诊断肌炎并评估病情。例如,多发性肌炎患者肌电图可出现插入电位延长、出现肌强直样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等异常,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患肌炎的病因可能不同,如儿童肌炎可能与感染等因素关系更密切,肌电图表现也会因年龄差异有一定特点。
2.具体表现:可检测到肌肉的自发电位异常,如短棘波多相电位等,通过这些表现结合临床症状等可以辅助诊断肌炎。
(二)肌肉营养不良症
1.意义:能辅助诊断肌肉营养不良症并了解病情进展。例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电图可出现典型的肌源性损害表现,如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增多等,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儿童肌肉营养不良症患者中,需考虑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肌肉特点对肌电图结果的影响,合理解读检查结果。
2.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肌源性损害的电生理特征,与神经源性损害有明显区别,通过肌电图可以与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肌肉异常相鉴别。
三、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一)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1.意义:肌电图可评估脊髓前角细胞受损情况,对于判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肌肉功能状态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不同年龄患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表现和肌电图特点可能不同,如儿童时期患脊髓灰质炎后遗留的肌肉问题在肌电图上有其特定表现,可反映神经-肌肉单元的受损程度。
2.具体表现: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的表现,如神经传导速度可能正常,但肌肉出现失神经支配电位等,根据不同肌肉受累情况呈现相应的电生理改变。
四、其他相关疾病
(一)颈椎病
1.意义:肌电图可辅助诊断颈椎病是否累及神经及受累程度。例如,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压时,肌电图可检测到相应神经根支配肌肉的异常电活动,如CMAP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等,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决策。不同年龄、性别颈椎病患者因颈椎退变情况等不同,肌电图表现可能有差异,如年龄较大者颈椎退变更明显,肌电图异常可能更显著。
2.具体表现:可能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的表现,根据神经根受压部位不同,相应肌肉的电活动会有不同改变,如颈7神经根受压时,三角肌等肌肉可能出现异常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