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电图主要检查什么病

一、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疾病
1.评估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
-对于怀疑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肌电图可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等指标。例如,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肌电图可发现MCV和SCV减慢,CMAP波幅降低。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突受损,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和肌肉动作电位的产生。对于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代谢功能逐渐衰退,患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更高,通过肌电图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时干预。
2.鉴别神经源性损害与肌源性损害
-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特征,如远端潜伏期延长、MCV减慢等。该疾病多见于任何年龄,发病前可能有感染等诱因。肌电图能够帮助医生区分是神经本身的病变还是肌肉本身的病变导致的肌肉无力等症状。如果是神经源性损害,提示病变在神经通路;如果是肌源性损害,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会有不同的表现,如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等,这与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
二、肌肉疾病相关疾病
1.诊断肌源性疾病
-像多发性肌炎,肌电图可发现插入电位延长、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等。多发性肌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女性相对多见一些。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肌电图通过检测肌肉的电活动情况,能够辅助诊断肌肉本身的炎症性疾病。对于儿童患者,肌电图检查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轻柔操作下进行,以确保患儿的配合和检查的准确性。
2.评估肌肉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肌电图监测肌肉病变的进展情况,对于一些遗传性肌肉病,如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肌电图所显示的自发电位和运动单位电位的异常会逐渐加重。这有助于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三、神经元性疾病相关疾病
1.辅助诊断脊髓前角病变
-例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肌电图可发现神经源性损害表现,如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减少等。脊髓灰质炎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肌电图可以帮助确定脊髓前角细胞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从而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鉴别脑干、脊髓等部位的病变
-在运动神经元病中,肌电图可显示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包括不同节段的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异常电活动。运动神经元病可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群,其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会逐渐加重。肌电图对于区分脑干、脊髓等不同部位的神经元病变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辅助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