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low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肠道的出血,包括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可由肠道恶性肿瘤、肠道息肉、肠道炎症性疾病、憩室等多种疾病引起,患者可表现为血便、黑便、腹痛、贫血等,失血过多的患者也可出现休克。对急性大量出血的患者首先应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待出血停止或出血量减少后再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慢性出血及隐性出血则应及早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一般出血部位越高,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便血的颜色越鲜红。血色还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数量,如出血速度快、量大,即使出血部位较高,便血也可能呈鲜红色。以下情况需鉴别:①如鲜血在排便后滴下,且与粪便不相混杂者多见于内痔、肛裂或直肠息肉;②中等量以上便血多见于肠系膜及门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回肠结肠憩室和缺血性结肠炎。③血与粪便相混杂,伴有黏液者,可能是结肠癌、结肠息肉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④粪便呈脓血样或血便伴有黏液和脓液,可能为菌痢、结肠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结肠结核等;⑤便血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怀疑有肠系膜血管栓塞、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肠套叠等;⑥便血伴有腹部包块,多为结肠癌、肠套叠等。⑦便血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征象,注意是否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重症肝病、尿毒症及维生素C缺乏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