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应该如何治疗
一、急救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等,防止窒息。因为小儿惊厥时可能会有分泌物阻塞气道,头偏向一侧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尤其对于婴幼儿,气道较窄,保持通畅至关重要。
2.吸氧:给予吸氧,以改善缺氧状态,维持机体正常的氧代谢,保障各器官的功能。
3.止惊治疗:可选用咪达唑仑等药物进行止惊,咪达唑仑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䓬受体发挥镇静、抗惊厥作用。对于新生儿惊厥,要谨慎选择止惊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二、病因治疗
1.退热:如果是发热引起的惊厥,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和年龄限制,婴幼儿使用药物降温需特别谨慎,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物理降温相对更安全,适用于大多数小儿。
2.纠正电解质紊乱:若惊厥是由电解质紊乱(如低钙、低镁等)引起,需及时纠正电解质。低钙时可静脉补充钙剂,低镁时补充镁剂。例如,低钙惊厥的患儿,补充钙剂后症状多可缓解,在补充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速度,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3.治疗脑部疾病:如果是脑部感染等疾病导致的惊厥,需针对脑部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等。对于有脑部基础疾病的小儿,如癫痫患儿出现惊厥发作,要根据其原发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遵循个体化原则。
三、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等。记录惊厥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为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对于有脑部病变的小儿,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更要加强观察。
2.休息与环境: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特别是对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小儿,良好的休息环境尤为重要。
3.饮食护理: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热量和水分的摄入。对于不能进食的患儿,可采用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如婴幼儿惊厥恢复期,饮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四、预防复发
1.针对病因预防:对于有发热惊厥史的小儿,在发热初期即采取积极的退热措施,预防体温快速上升引发惊厥复发。对于有癫痫等疾病的小儿,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惊厥复发。
2.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惊厥的相关知识、急救方法、家庭护理要点等。让家属了解如何预防惊厥发作,以及在惊厥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患儿的家庭,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