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

2025年10月18日
周学军
周学军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可能因好奇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吞咽导致异物感,如硬币、小玩具等;老年人食管蠕动功能减退,可能出现食物团块停滞感,这与食管肌肉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有关。

生活方式:进食过快、囫囵吞枣时,未充分咀嚼的食物可能会刺激食管黏膜,产生异物感。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人群,食管黏膜长期受到刺激,也更容易出现吞咽异物感。

(二)病理性因素

食管疾病

-食管炎: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食管黏膜炎症、水肿,患者会感到吞咽异物感,同时可能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约有60%-70%存在吞咽异物感。

-食管良性肿瘤:如食管平滑肌瘤,肿瘤生长在食管内,占据一定空间,会导致食管腔狭窄或刺激食管壁,从而引起吞咽异物感,肿瘤较小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增大,症状会逐渐加重。

-食管癌:早期食管癌可能仅表现为吞咽异物感或胸骨后不适,中晚期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食用亚硝胺含量高的食物、吸烟、饮酒等,据统计,我国食管癌患者中出现吞咽异物感作为首发症状的占一定比例。

其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累及吞咽中枢时,会影响食管的正常蠕动功能,导致吞咽困难和异物感。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病变,食管蠕动减慢,也常出现吞咽异物感等吞咽障碍表现。

-甲状腺疾病:巨大甲状腺肿可压迫食管,使食管腔变窄,患者出现吞咽异物感,同时可能伴有颈部肿物、呼吸困难等表现。

二、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的评估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年龄:儿童要了解近期是否有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的情况;老年人要询问既往食管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

生活方式:了解进食习惯、吸烟饮酒史、职业暴露等情况,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的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需要询问相关职业接触史。

症状特点:询问吞咽异物感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是否伴有疼痛、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

(二)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检查,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颈部检查:检查甲状腺大小、形态,有无肿物,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甲状腺疾病可能导致吞咽异物感,通过颈部检查可初步筛查。

胸部检查:听诊肺部呼吸音,检查胸部有无压痛等,了解肺部及胸部食管周围组织情况。

(三)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食管镜:是诊断食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发现食管内的异物、炎症、肿瘤等病变。对于怀疑食管病变导致吞咽异物感的患者,食管镜检查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胃镜:除了观察食管外,还能同时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对于食管-胃连接部病变引起的吞咽异物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检查:通过患者吞咽钡剂,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黏膜形态、有无充盈缺损等,有助于发现食管占位性病变等。对于不能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X线钡餐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初步筛查方法。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有无食管外肿物压迫食管,以及食管癌有无周围组织侵犯、转移等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分期有重要意义。

三、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的处理原则

(一)生理性因素相关情况的处理

年龄相关:儿童出现吞咽异物感怀疑有异物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确定异物位置,由专科医生通过内镜等手段取出异物。老年人因进食过快等导致的短暂异物感,应建议其调整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生活方式相关:对于因生活方式导致的吞咽异物感,应劝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等。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建议逐渐减少饮酒量,直至戒酒,以减轻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二)病理性因素相关情况的处理

食管疾病

-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食管黏膜炎症。对于食管良性肿瘤,较小的肿瘤如果无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较大的肿瘤或有症状的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食管癌:早期食管癌可通过手术切除,中晚期食管癌则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评估手术可行性。

其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患者需要针对脑梗死进行相应治疗,如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同时对于吞咽障碍可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帕金森病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帕金森症状,对于吞咽障碍可采用调整药物剂量、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等方法改善吞咽异物感等症状。

-甲状腺疾病:巨大甲状腺肿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异物感时,通常需要手术切除甲状腺肿,解除对食管的压迫。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出现吞咽异物感时,家长要高度重视,避免自行处理,因为不当处理可能导致异物损伤食管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原因是儿童的食管比较娇嫩,异物可能造成食管穿孔等严重后果。

(二)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吞咽异物感时,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应及时就医,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进行内镜检查等操作时要充分评估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由于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要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影响病情。

食道异物感一年多了
赵中松
赵中松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食道异物感可能由消化系统相关原因(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耳鼻喉科相关原因(如慢性咽炎、喉部病变)、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引起,一般人群需调整生活方式并及时就医检查,儿童要注意异物误吞史等,老年人要警惕食管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并注意
食道异物感是什么原因
崔宏
崔宏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内蒙古包钢医院
食道异物感可由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憩室、食管癌,咽喉部相关疾病如慢性咽炎、会厌囊肿,精神心理因素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癔球症,以及食物因素、药物因素等引起,胃食管反流病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致胃酸等反流刺激食管黏膜等,食管憩室因食管壁袋状结构
食道异物感怎么回事
王彩花
王彩花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
食道异物感常见原因有食管本身病变(如食管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邻近器官病变(如咽部疾病、甲状腺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癔球症);相关检查包括内镜检查(食管镜、胃镜)和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CT);应对建议针对不同病因有一般建议且特殊
食道异物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徐辉
徐辉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北京积水潭医院
食道异物感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食道本身病变如食管炎(反流性、真菌性)、食管良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邻近器官病变如咽部疾病(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大),全身性因素如神经官能症、缺铁性吞咽困难,以及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等,其病因涉
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
周学军
周学军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年龄和生活方式,病理性因素有食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评估方法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相关情况,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
食道异物感是怎么回事
黄辉春
黄辉春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食道异物感常见于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癌)、咽部疾病(如慢性咽炎、咽部肿瘤)及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症、癔症);伴随吞咽困难时需警惕食管癌或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疾病,伴随消瘦要排查食管癌等恶性病或慢性疾病,伴随反酸烧心多为胃食管反流病;检查方法有
食道异物感一定是食道癌
黄玉红
黄玉红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0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不一定,食道异物感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不一定是食道癌,需就医检查,如食管镜、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吞咽异物感看什么科
王利一
王利一主任医师
2024年12月18日
北京医院
吞咽异物感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科室,如耳鼻喉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精神心理科等。患者应及时就医,详细告知医生症状特点等,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食道异物的处理方法
姜军梅
姜军梅主任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山东省立医院
反流性食管炎会引起食道异物感
陈楠
陈楠主治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食道异物感一定是食道癌么
杨涛
杨涛副主任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食道异物如何治疗
王芸
王芸副主任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如何避免食道异物
李轶
李轶副主任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食道异物感一定是食道癌
王欢
王欢住院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不一定。食道癌是可能导致食道异物感的原因之一,但食道异物感还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
食道异物
蒋大伟
蒋大伟主治医师
2024年11月15日
解放军第四五六医院
根据上述文本,答案为:较小且浅的异物可尝试咳出或刺激咽后壁引发呕吐排出;较大或深的异物需立即就医,医生会用工具取出;预防方法包括细嚼慢咽、避免同时进食、注意进食速度和姿势等。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