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

2025年06月24日
肖卫东
肖卫东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易患精神疾病人群

1.遗传因素相关人群: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群风险更高。多项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子女发病风险约为10%;若父母双方均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可高达40%左右。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元发育等机制,使个体易患精神疾病。

2.特定年龄阶段人群

青少年:该阶段面临学业压力、自我认同建立等挑战。学业负担过重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且无法有效调节,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同时,青少年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神经可塑性高,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遭受校园霸凌,会增加其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等精神疾病风险。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疾病共病率高。此外,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亲友离世等生活事件,易导致老年人产生孤独、失落感,增加患老年期抑郁、痴呆等精神疾病风险。

3.特殊性别相关人群

女性:女性在生理周期、孕期、产后及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如孕期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导致孕妇出现抑郁、焦虑症状。产后因雌激素和孕激素快速下降,约10%-15%的产妇会发生产后抑郁症。此外,女性在社会中面临工作、家庭双重压力,传统性别角色期望也可能使其心理负担加重,增加精神疾病易感性。

男性:虽整体精神疾病发病率低于女性,但男性面临社会竞争压力,需承担更多经济责任,部分男性可能通过吸烟、酗酒等不良方式缓解压力,长期如此易引发酒精性精神障碍、药物成瘾性精神障碍等。

4.特定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睡眠不足人群:睡眠对大脑功能恢复至关重要。长期熬夜、失眠等导致睡眠不足,会影响神经递质分泌和调节,如血清素、多巴胺等水平异常,引发情绪障碍,增加焦虑症、抑郁症发病风险。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群,患抑郁症风险比正常睡眠人群高出2-3倍。

缺乏运动人群:运动可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改善情绪、增强认知功能。长期缺乏运动,大脑神经可塑性降低,易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久而久之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每周运动少于1次的人群,患焦虑症风险相对增加20%-30%。

长期高压工作人群:如从事金融、医疗、科研等行业人群,长期面对高强度工作压力,心理负担重。当压力超出个体应对能力,会引发应激反应,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释放过多皮质醇,损害大脑神经元,增加精神疾病发病几率。

5.具有特定病史人群

脑部器质性疾病患者: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影响大脑神经组织和神经通路,干扰神经递质传递和神经调节功能,引发精神症状。脑肿瘤患者中,约30%-40%会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改变等。

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约为20%-30%。冠心病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活动受限及对疾病预后担忧,易产生心理负担,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3倍。

曾患精神疾病人群:有过精神疾病发作史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如抑郁症患者首次发作后,若未规范治疗,50%-85%会有第二次发作;多次发作后,复发风险更高。这与大脑神经生物学改变、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二、治疗药物

1.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改善抑郁症状。

2.抗焦虑药:如苯二氮䓬类的氯硝西泮,能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快速缓解焦虑情绪。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脑仍在发育中,精神药物使用需谨慎。药物可能影响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用药前需充分评估收益与风险。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学校和家庭应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成长中的压力。如发现儿童青少年出现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期和哺乳期用药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精神药物可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影响胎儿发育或婴儿健康。因此,若非必要,尽量避免用药。若病情严重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母婴健康状况。同时,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可通过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精神症状。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精神药物耐受性差,易出现不良反应。用药时需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此外,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注意精神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家人应多关心陪伴老年人,鼓励其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什么人容易得尿毒症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4日
中日友好医院
尿毒症高危人群及防治提示为肾脏疾病患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尿毒症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长期熬夜会增加患病风险特殊病史人群泌尿系统梗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易出现肾脏损害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且常伴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呢
王长虹
王长虹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26日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具有遗传因素、处于应激生活事件、有不良生活方式、特定性格特质、患其他躯体疾病的人易患精神疾病,遗传因素影响大脑结构功能增加易感性,应激生活事件包括长期高强度工作压力和重大生活变故,不良生活方式涵盖长期睡眠不足、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特定性格特质指内向孤僻敏感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田超
田超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易患精神病的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性格特征特殊者长期应激者脑部器质性病变者物质滥用者特殊年龄段者可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情绪管理心理支持心理调适定期体检等注意事项预防精神病儿童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相关情况治疗药物推荐抗精神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
肖卫东
肖卫东副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易患精神疾病人群包括有遗传因素者、特定年龄阶段人群(青少年面临学业等挑战且大脑发育易受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且生活事件影响大)、特殊性别相关人群(女性特殊时期激素波动且社会压力大,男性社会竞争压力大常不良缓解压力)、特定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睡眠不足、缺乏运
什么人容易患精神病
田雪
田雪住院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
易患精神病的人群包括有遗传因素者其遗传易感性在精神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关键,遭遇重大应激事件者如经历重大创伤或长期慢性应激会增加发病风险,性格特质特殊者如内向孤僻敏感多疑等性格易患病,脑部器质性病变患者因脑部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引发精神症状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病
夏平友
夏平友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重庆市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
具有遗传因素、处于应激生活事件、生活方式不健康、具有某些躯体疾病、性格特质特殊的人易患精神病,治疗药物有奥氮平、氟西汀,儿童及青少年若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就医且用药谨慎优先心理治疗,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若有精神病相关情况应与医生沟通权衡用药利弊,老年人出现相关异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
马强
马强住院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疾病受多因素影响不同人群风险各异治疗有对应药物,遗传因素中家族有精神疾病患者或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人群风险高,生物学因素下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及神经递质失衡者易患病,心理因素方面性格特质不良和有心理创伤经历者易发病,社会环境因素中生活压力大及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什么人不恰合喝蜂蜜
张伟伟
张伟伟主治医师
2025年05月20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对蜂蜜过敏者、一岁以下婴儿、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肠胃功能紊乱或胃酸过多者及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不宜或需谨慎饮用蜂蜜,因蜂蜜含致敏物质致过敏,可能受肉毒杆菌芽孢污染致婴儿中毒,升糖指数高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果糖影响痛风患者尿酸水平,刺激肠胃加重肠
为什么人有时睡觉时会抽搐
王明轩
王明轩副主任医师
2025年05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睡觉时会抽搐原因有生理因素如疲劳、睡眠姿势不当、缺钙,心理因素如压力与焦虑、睡眠障碍,疾病因素如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措施为青少年因缺钙和学业压力易抽搐需补钙缓解压力,成年人因压力疲劳等易抽搐要劳逸结合等,老年人因
护肝片适合什么人吃
张博
张博副主任医师
2025年05月16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护肝片可辅助改善肝脏功能,适合肝脏功能受损、长期饮酒、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人群服用,服用时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并定期复查。
什么人容易葡萄胎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11日
年龄、营养状况、内分泌失调、孕卵缺损和其他因素可能增加葡萄胎发病风险,有生育需求可进行全面孕前检查。
什么人易怀葡萄胎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11日
年龄大于40岁、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有过葡萄胎或流产史、有卵巢肿瘤或不孕症、一级亲属中有葡萄胎患者的女性易患葡萄胎,怀孕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及时清宫并定期复查。
什么人不能吃山药
谭维勇
谭维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5月07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易过敏、消化不良、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孕妇、儿童、老年人食用需适量,且要选择合适的山药、正确烹饪,并与其他食物搭配。
红参适合什么人食用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03日
红参性温,适合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失眠健忘、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的人食用,不适合阴虚火旺、高血压、感冒发热、儿童食用。红参的食用方法有泡茶、煮粥、炖汤、嚼食等。
红参粉适合什么人服用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03日
红参粉适合身体虚弱、疲劳乏力、气血不足、贫血、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脑力劳动者等人群服用。阴虚火旺、高血压、糖尿病、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服用时应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过量服用,同时注意饮食均衡、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