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动脉造影怎么治疗

一、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术前需禁食4~6小时,防止术中呕吐引发误吸。完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碘过敏试验,因造影剂含碘,需确认患者无碘过敏史。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操作。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术前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
2.物品准备:准备好动脉穿刺包、造影剂、X线设备等相关器械物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二、操作过程
1.穿刺部位选择:常见穿刺部位为股动脉或桡动脉。若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进行局部麻醉;若选择桡动脉穿刺,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同样进行局部消毒铺巾及麻醉。
2.导管置入:通过穿刺针穿刺相应动脉,将导丝送入动脉内,沿导丝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
3.造影剂注射与成像: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设备获取冠状动脉的影像,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等情况。
三、术后处理
1.穿刺部位护理:股动脉穿刺患者需平卧制动6~12小时,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及血肿形成;桡动脉穿刺患者需观察穿刺侧手部血运情况,如肤色、温度、动脉搏动等。
2.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造影剂排泄促进: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体内造影剂的排泄,减轻肾脏负担。
4.后续治疗制定:根据动脉造影结果,由专业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需要放置冠状动脉支架等进一步治疗措施时,安排相应的介入治疗操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术后需加强心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有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补液速度和量的控制,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儿童患者:儿童进行心脏动脉造影时需特别谨慎,充分评估穿刺风险,尽量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操作过程中要轻柔,减少对儿童血管及身体的损伤,术后加强穿刺部位及生命体征的观察。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进行心脏动脉造影需权衡利弊,非必要情况尽量避免该检查,若必须进行,需充分告知风险,在严格防护下进行操作,密切关注胎儿情况。
4.有出血倾向患者:此类患者进行动脉造影及术后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可能需采用特殊的止血措施,如延长压迫时间、选择特殊的止血材料等,术后加强穿刺部位及全身出血情况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