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怎么治疗好
一、急救处理
1.保持气道通畅:将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解开衣领等束缚颈部的衣物,确保呼吸顺畅。小儿惊厥时,气道管理至关重要,侧卧体位能有效避免呼吸道梗阻,这是基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其咽部相对狭窄,呕吐物易堵塞气道。
2.吸氧:给予吸氧以保证患儿氧供,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因为惊厥会导致机体氧耗增加,缺氧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等不良后果,对于小儿来说,维持正常血氧水平对各器官功能保护意义重大。
二、控制惊厥发作
1.药物选择:常用地西泮,其通过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发挥抗惊厥效应。但需注意,地西泮用于小儿时要缓慢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小儿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另外,对于新生儿惊厥,苯巴比妥是常用药物之一,它能起到稳定神经细胞膜的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2.物理降温(若有发热情况):如果惊厥是由发热引起,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水温一般在32-34℃,擦拭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因为小儿发热时,过高的体温可能诱发惊厥再次发作或加重脑损伤,物理降温相对较为安全,对小儿刺激较小。
三、寻找并治疗病因
1.感染因素:若考虑是感染导致的惊厥,如脑膜炎、肺炎等,需进行相关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明确感染病原体后,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可能需要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是因为不同感染病原体需要针对性的药物来控制感染,从根本上消除惊厥的诱因。
2.低钙等代谢因素:对于因低钙血症引起的惊厥,需要补充钙剂,可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的需求较大,多种原因可导致钙代谢紊乱,及时纠正低钙是控制惊厥的重要措施。
四、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惊厥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如是否有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的部位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小儿病情变化较快,细致的病情观察能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
2.休息与环境: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有利于患儿恢复。小儿需要良好的休息环境来促进身体的修复和机能的恢复,嘈杂、刺激的环境可能导致患儿病情波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新生儿:新生儿惊厥较为特殊,病因多样,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代谢紊乱等。在治疗时,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新生儿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且护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37℃,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病情恢复,同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
2.婴幼儿:婴幼儿惊厥常见病因与感染、高热等相关,在治疗惊厥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的安全性,由于婴幼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药物代谢能力较弱,所以用药需严格根据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避免药物蓄积中毒。同时,家长的心理支持也很重要,要向家长解释病情,缓解其焦虑情绪,因为家长的情绪也会影响患儿的治疗和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