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病原体方面
普通感冒: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区别于新冠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新冠病毒: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其病毒基因特征等有别于普通感冒的常见病原体。
临床症状表现方面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热,持续时间较短,通常3-5天可缓解,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不明显或较轻。
新冠病毒:症状多样,部分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发热可为低热、中度热或高热,高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咽痛、鼻塞、流涕、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情况。
病程预后方面
普通感冒: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可自愈,预后良好,对身体的长期影响较小。
新冠病毒: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病后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乏力、咳嗽等不适,即“长新冠”症状,对于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预后相对复杂。
实验室检查方面
普通感冒:一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稍高;病毒核酸检测等为普通感冒常见病原体的阳性。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呈新冠病毒阳性;血常规检查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病情重时可有炎症因子升高等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可无异常,病情进展时可出现肺部炎症浸润等表现。
传染性方面
普通感冒: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普通感冒传染性有差异,但总体相对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弱,传播范围相对较窄。
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在人群密集等场所易造成快速传播。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普通感冒在儿童中也很常见,一般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而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部分可能症状不典型,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发热、拒食、呼吸急促等,且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新冠病毒后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相比普通感冒更需谨慎对待。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较低,感染普通感冒后相对成人恢复较慢,可能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如出现严重肺炎、呼吸衰竭等,所以老年人无论是面对普通感冒还是新冠病毒感染都需要更加注意防护,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普通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发作,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感染新冠病毒后,基础疾病加重的风险更高,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在患病期间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并积极防控新冠病毒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