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晚上咳嗽就严重干咳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呼吸道疾病相关
1.咳嗽变异性哮喘
-机制: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晚上人体的生物钟变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因素可诱发气道收缩。研究表明,约有三分之一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夜间咳嗽加重,干咳为其常见症状。例如,相关研究发现,在夜间睡眠时,哮喘患者气道的炎症介质释放可能会增加,导致气道狭窄,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干咳。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相对常见。儿童的免疫系统和气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等因素影响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生活方式: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剧烈运动后、冷空气刺激等可能诱发。例如,在卧室中如果尘螨较多,夜间睡眠时接触尘螨过敏原,就可能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导致夜间干咳。
-病史: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或成人,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险相对较高。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
-机制: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晚上卧位时,分泌物更容易倒流。例如,鼻窦炎患者的炎性分泌物夜间会不断流入咽部,刺激呼吸道引起干咳。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腺样体肥大等导致鼻后滴流。儿童腺样体在6-7岁时最大,之后逐渐萎缩,所以儿童时期腺样体肥大引起鼻后滴流综合征导致夜间干咳相对常见。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经常接触刺激性气体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比如长期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相关的夜间干咳。
-病史: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史的人群,发生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几率较高。
(二)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1.机制
-夜间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咽喉部,引发干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研究发现,约有10%-2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且夜间咳嗽加重较为常见。
-年龄因素: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夜间干咳。随着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减退,同时胃肠道蠕动功能也可能下降,增加了胃酸反流的几率。
-生活方式:晚餐过饱、进食高脂肪食物、睡前吃东西等会加重胃食管反流。例如,晚上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后立即睡觉,食物容易反流刺激咽喉引起干咳。
-病史:有胃食管反流病病史、肥胖等情况的人群,夜间干咳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可能性较大。肥胖人群腹内压较高,更容易导致胃酸反流。
(三)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
-机制:夜间室内空气干燥、存在刺激性气味(如烟雾、化学气味等)可能刺激呼吸道引起干咳。例如,室内使用某些有刺激性的空气清新剂,夜间吸入后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适,出现干咳。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对环境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儿童的呼吸道黏膜更娇嫩,对环境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因环境因素出现夜间干咳。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如长期吸烟人群的周围人(被动吸烟),夜间更容易出现干咳。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刺激性物质,会刺激呼吸道。
-病史:无特殊特定病史,但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的人群,夜间干咳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2.药物因素
-机制: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干咳副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缓激肽等物质堆积,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干咳,通常在夜间可能更明显。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对药物副作用的反应可能不同,但这类药物引起的干咳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与药物本身有关。
-生活方式:正在服用可能引起干咳副作用药物的人群,夜间干咳需要考虑药物因素。
-病史: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且正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人群,若出现夜间干咳,要考虑药物副作用。
二、评估与检查
(一)病史采集
1.一般信息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环境等基本情况。比如儿童患者要询问其生活环境中是否有过敏原接触史,成人要询问工作环境是否有刺激性物质接触等。
-询问夜间干咳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例如,是偶尔夜间干咳还是几乎每晚都出现,每次干咳持续多长时间等。
2.相关疾病史
-询问是否有呼吸道疾病史(如哮喘、鼻窦炎、胃病史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等)。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要了解哮喘的控制情况;有胃病史的患者要了解是否有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
-询问药物使用史,特别是近期是否使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等可能引起干咳的药物。
(二)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
-检查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有无呼吸困难等表现。
-检查鼻部、咽部、喉部等上气道情况,查看有无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咽部有无充血、分泌物等。例如,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儿童)、鼻窦炎相关体征等。
-检查胸部,听诊肺部呼吸音,了解有无异常呼吸音,如哮鸣音等,初步判断呼吸道情况。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有无感染迹象,如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如果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
-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过敏相关因素导致夜间干咳的患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可以明确患者对何种过敏原过敏,如尘螨、花粉等。
-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夜间干咳的患者,可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这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可以检测食管内pH值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胃酸反流;还可以进行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食管、胃的黏膜情况,了解有无炎症、溃疡等病变。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对于咳嗽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的患者,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排除肺部器质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例如,胸部CT对于发现早期肺癌等病变更敏感。
-鼻窦CT检查:对于怀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患者,鼻窦CT检查可以明确鼻窦有无炎症、息肉等病变,了解鼻腔结构情况。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及应对
(一)环境调整
1.空气湿度与清洁
-对于夜间干咳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合适的湿度可以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例如,在干燥的季节或地区,使用加湿器能有效缓解因空气干燥引起的夜间干咳。
-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灰尘、尘螨等过敏原。每周至少彻底清洁一次卧室,包括更换床单、被罩,使用有除螨功能的床上用品等。对于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这样的环境调整尤为重要。
2.避免刺激性气味
-卧室中避免放置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如空气清新剂、香水等。如果需要改善空气气味,可以使用自然通风或放置绿植(如绿萝等)的方式。例如,绿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会严重刺激呼吸道,加重夜间干咳。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劝导其戒烟;对于被动吸烟的人群,要尽量避免处于吸烟环境中。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调整
-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夜间干咳患者,晚餐不宜过饱,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的食物。例如,晚餐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面条等,且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这样可以减少胃酸反流的几率,从而减轻对咽喉的刺激。
-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如果怀疑儿童夜间干咳与食物过敏有关,要排查可疑食物并避免食用。
2.体位调整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夜间干咳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一般将床头抬高15-30度。这样在夜间平卧时,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酸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咽喉。例如,可以使用专门的垫高床头的装置或在床垫下垫木块等简单方法来抬高床头。
-儿童患者在睡觉时,也可以适当调整体位,但要注意安全,避免滑落等情况。可以将儿童的上半身适当垫高,但要确保舒适和安全。
(三)针对特定疾病的非药物干预
1.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了过敏原,如尘螨,要尽量避免接触尘螨。可以使用防螨的床品,定期清洁房间等。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
-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例如,教导患者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口呼气,使腹部凹陷,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儿童患者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呼吸训练。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相关
-鼻腔护理:对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引起鼻后滴流导致夜间干咳的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进行1-2次鼻腔冲洗,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后滴流对咽喉的刺激。儿童患者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评估与检查方面
-儿童夜间干咳时,病史采集要更详细准确,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症状。要询问家长儿童的日常活动、接触的环境等情况。在体格检查时,儿童可能不太配合,要耐心操作。辅助检查方面,血常规要注意儿童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过敏原检测对于儿童很重要,可帮助明确过敏因素,但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检测方法,如皮肤点刺试验相对更适合较大儿童。
-例如,对于怀疑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后滴流的儿童,鼻窦CT检查要谨慎,要权衡辐射风险和诊断价值,必要时进行。
2.非药物干预方面
-环境调整要更加细致。儿童的卧室要定期彻底清洁,使用儿童专用的床上用品,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清洁剂等。生活方式调整中,饮食方面要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且要控制晚餐量。体位调整时要确保儿童睡觉安全,避免因抬高床头等操作导致儿童滑落受伤。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儿童,呼吸训练要简单有趣,便于儿童配合,如通过吹泡泡等游戏形式进行呼吸训练。
(二)老年人
1.评估与检查方面
-老年人夜间干咳时,病史采集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体格检查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动作要轻柔。辅助检查中,胸部CT检查对于老年人可能更适合排查肺部病变,但要考虑老年人的肾功能等情况,因为一些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中,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于老年人也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但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行动不便等问题。
-例如,老年人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时,要确保电极放置正确且患者能配合监测过程。
2.非药物干预方面
-环境调整要注意老年人的居住安全,加湿器等设备要放置稳妥,避免老年人绊倒等。生活方式调整中,饮食要易于消化,避免老年人进食过饱等。对于可能因胃食管反流导致夜间干咳的老年人,抬高床头要适度,确保老年人睡觉舒适且安全。在针对呼吸道疾病的非药物干预中,老年人的呼吸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三)妊娠期女性
1.评估与检查方面
-妊娠期女性夜间干咳时,病史采集要特别询问妊娠情况、既往过敏史等。体格检查要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式。辅助检查中,胸部X线检查一般避免使用,可选择胸部CT时要权衡辐射对胎儿的影响。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要考虑到妊娠期女性的特殊生理状态,24小时食管pH监测相对安全,但要告知患者监测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例如,向妊娠期女性解释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为了明确是否因胃食管反流导致干咳,对胎儿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非药物干预方面
-环境调整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物品,如某些有特殊气味的空气清新剂等。生活方式调整中,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且不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睡前不宜进食过多。体位调整时要避免过度抬高床头影响妊娠期女性的舒适和胎儿的情况。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相关的非药物干预,要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方法,如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