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完步膝盖外侧有点疼怎么回事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分析
(一)肌肉拉伤
跑步时膝关节外侧相关肌肉,如股四头肌外侧头、髂胫束等可能因运动强度突然增加、姿势不当等出现拉伤。例如,长期不运动后突然加大跑步量,肌肉无法适应快速的收缩与舒张,就可能引发外侧肌肉拉伤,表现为膝盖外侧疼痛,通常还伴有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情况,运动时疼痛可能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年轻人因运动频率或强度变化时更易出现,性别差异相对不突出,但运动习惯不同会有影响,有运动损伤病史者复发风险更高。
(二)髂胫束综合征
常见于长期跑步、骑行等过度使用膝关节的人群。髂胫束是大腿外侧的一片结缔组织,在跑步过程中,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反复摩擦,长期磨损可引起炎症,导致膝盖外侧疼痛,尤其在屈伸膝关节时疼痛较为明显,比如上下楼梯、爬坡时可能感觉疼痛加剧,年龄上无特定偏向,但经常进行高强度跑跳类运动的人群更易罹患。
(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多因膝关节受到外翻暴力所致,例如跑步时膝关节突然受到外力撞击,或在不平地面跑步时姿势不当使膝关节过度外翻,从而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膝盖外侧会出现疼痛、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出现不敢承重等情况,既往有膝关节韧带损伤病史者再次受伤风险增加,不同性别发生概率无显著特异性,但运动爱好者中更易发生。
(四)髌骨外侧软化症
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导致髌骨外侧软骨面与股骨髁过度摩擦、磨损,引发软骨软化,进而出现膝盖外侧疼痛,常伴有膝关节打软腿、弹响等症状,多见于长期从事跑跳运动的人群,年龄上青少年及中青年较常见,女性因骨盆结构等生物力学因素可能相对更易出现髌骨轨迹异常相关问题。
二、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立即停止跑步等剧烈运动,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均需重视休息,尤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度运动损伤恢复需更充足休息。
2.冰敷:在疼痛发生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对膝盖外侧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冰敷3-4次,通过冰敷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但儿童需注意冰敷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膝盖外侧进行适当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但包扎力度要适中,避免影响血液循环,不同年龄人群包扎时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力度。
4.抬高患肢:休息时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各年龄人群均可采用此方法,儿童可由家长协助抬高患肢。
(二)就医提示
若经过休息、冰敷等处理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或出现膝盖肿胀明显、活动严重受限、有明显畸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膝关节查体、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损伤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就医时需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检查,儿童可能需要家长更好地协助沟通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