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飞机耳朵疼怎么治疗

吞咽动作缓解法
乘坐飞机时,通过做吞咽动作能促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与外界的气压。比如不断吞咽口水、咀嚼口香糖等。对于儿童来说,可在飞机起降时让其吃奶、喝水或吃零食来完成吞咽动作。这是因为吞咽时咽鼓管会短暂开放,让空气进入中耳,从而缓解耳朵疼的症状。
咀嚼及张口呼吸法
咀嚼口香糖或者有意识地张口呼吸也有助于咽鼓管开放。咀嚼动作能带动下颌运动,间接促使咽鼓管开启;张口呼吸能让空气更直接地影响中耳气压平衡。但要注意,张口呼吸时需避免空气直接吹向耳朵,以防加重不适。对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人群,在飞机起降时更应注重通过这些动作来调节中耳气压。
捏鼻鼓气法(Valsalva法)
用手指捏住双侧鼻孔,闭口、憋气,然后用力呼气,使气流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如果自身存在鼻腔堵塞、中耳炎等情况,应谨慎使用该方法,以免加重耳部不适或引发其他问题。比如感冒引起鼻塞时,就不适合轻易采用捏鼻鼓气法。
吞咽吹张法(波利策法)
先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净,然后含一口水,医生用橡皮球吹张器等工具协助,让受术者吞咽水的同时,医生迅速挤压橡皮球,使空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在航空医疗保障等专业场景下可能会用到。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后谨慎实施。
就医治疗情况
如果通过上述自我缓解方法后耳朵疼仍无改善,或者出现耳痛剧烈、伴有听力下降、耳鸣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耳镜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中耳炎等情况。对于患有耳部基础疾病(如慢性中耳炎等)的人群,在乘坐飞机前应咨询医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例如本身有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相关药物并采取特殊的耳部保护措施来乘坐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