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闭症孩子
一、社交互动方面的表现
自闭症孩子在社交互动上往往存在明显异常。在婴儿期,可能就表现为对他人的呼唤缺少回应,比如叫其名字时没有目光注视或转头等反应。幼儿期时,难以与同龄儿童建立正常的玩伴关系,不会主动发起社交游戏,像不会参与到“过家家”这类常见的儿童互动游戏中,缺乏分享兴趣、情感和感受的能力,比如不会向家长展示自己发现的有趣事物并期待获得回应。学龄期后,依然难以理解社交规则,在集体活动中不合群,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与同学的交流互动存在障碍。
二、语言发展方面的特征
语言发展通常落后于同龄人。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语言发育延迟的情况,比如到了2-3岁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还有些孩子虽然有语言能力,但语言运用存在问题,表现为语言刻板重复,如不断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者自己编造的无意义语句;语言内容异常,可能专注于特定的话题,局限在自己感兴趣的狭窄领域,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多样化的交流;还有可能出现代词混淆,如把“我”说成“你”等情况。
三、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
刻板重复的行为:常常有重复性的动作,像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会持续进行,难以被打断。例如长时间不停地拍手,不管周围环境和情境如何变化。
对环境变化的强烈反应:对生活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难以接受改变。比如家里家具的摆放位置稍有变动,或者日常的生活routines被打乱,就会出现哭闹、焦虑等强烈的情绪反应。
狭窄的兴趣领域:专注于一种或少数几种特定的兴趣对象,而且兴趣非常局限和刻板。比如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轮子类的玩具)感兴趣,长时间沉迷其中,对其他丰富多样的事物缺乏兴趣。
四、认知方面的表现
在认知发展上也可能存在异常。部分自闭症孩子在某些特定领域可能有特殊的能力,比如在机械记忆方面,能记住大量的电话号码、地图等,但在其他更具灵活性和综合性的认知任务上表现不佳。同时,在理解抽象概念、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比如难以理解幽默、隐喻等抽象的语言和情境。
五、评估与诊断
自闭症的判断需要由专业的医生通过综合多方面的评估来进行。医生会详细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还会采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如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等进行评估。同时,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其他发育障碍性疾病。
温馨提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上述方面存在明显异于同龄儿童的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因为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自闭症孩子的预后非常重要,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干预时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幼儿期的孩子,主要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干预,而学龄期的孩子则需要结合学校环境等进行综合干预,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制定合适的干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