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龈每次刷牙都出血怎么办

一、明确牙龈刷牙出血的常见原因
牙龈每次刷牙都出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口腔局部因素
-菌斑、牙石堆积:口腔卫生不佳时,菌斑会逐渐堆积,进而钙化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使得牙龈变得脆弱,刷牙时容易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漱口的人群,菌斑牙石更容易堆积。
-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是由于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引起。炎症会使牙龈组织充血、水肿,质地变得松软脆弱,刷牙时受到机械刺激就会出血。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牙龈炎,年轻人由于口腔清洁意识相对较弱等原因也较为常见。
-牙周炎: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了有牙龈的炎症表现外,还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病情较重时,刷牙出血情况往往更明显,且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等症状。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牙周炎,但年轻人如果口腔卫生长期不良也可能患病。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出血。比如一些老年人安装假牙后,如果假牙制作不合适,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刷牙方法不当:如果采用暴力刷牙的方式,如用力过大、牙刷刷毛过硬等,会直接损伤牙龈组织,引起出血。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存在刷牙方法不当的问题,比如年轻人可能因为刷牙比较急躁、不注意方法而导致。
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容易出血。例如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就会出现牙龈反复出血的情况,这类患者各个年龄段都有,且往往还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贫血、发热等。
-内分泌紊乱: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即妊娠期牙龈炎。女性在不同生理期,如青春期、月经期等,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出血情况。
-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环境不利于口腔健康,容易发生感染,包括牙龈的感染,从而导致刷牙出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引起牙龈出血。
二、针对不同原因的应对措施
口腔局部因素相关措施
-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正确刷牙: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全面清洁牙齿的各个面,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同年龄的人群都需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比如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帮助监督和指导正确刷牙。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对于牙间隙较大的情况,可以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来清洁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例如,在刷牙后,用牙线小心地进入牙缝,上下刮擦清洁邻面。
-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如果是牙龈炎,通过洗牙(龈上洁治术)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炎症通常可以得到控制,牙龈出血情况也会改善。对于牙周炎,除了洗牙外,可能还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更深层次的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牙周手术等综合治疗。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方法基本类似,但儿童在治疗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安抚和配合。
-调整修复体:如果是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出血,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或重新制作修复体,使其边缘贴合牙龈,不再刺激牙龈组织。
-纠正不当刷牙方法:提醒自己改变暴力刷牙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口腔清洁。
全身因素相关措施
-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如果怀疑是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及时到血液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化疗等针对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提升血小板的药物等。
-内分泌紊乱相关:孕期女性出现牙龈出血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谨慎进行口腔局部治疗,如简单的洗牙等。待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牙龈出血情况通常会有所改善。对于青春期、月经期女性的牙龈出血,主要也是通过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来缓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口腔局部处理。
-其他全身疾病相关: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改善口腔局部的健康环境。对于长期服用抗凝剂等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的药物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权衡继续用药和牙龈出血的风险,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三、日常预防及注意事项
日常预防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足够,定期更换牙刷,一般建议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和洗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橙子、猕猴桃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牙龈的健康。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口腔健康,增加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的发生风险。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
-儿童: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儿童正确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牙膏(一般使用含氟量合适的儿童牙膏),避免儿童吞食牙膏。同时,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预防龋齿和牙龈炎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局部的一些问题,如牙齿缺失、牙龈退缩等,要更加注意口腔清洁,可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工具,如大毛头牙刷或合适的牙间清洁器等。对于患有全身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全身健康状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孕妇:孕期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牙龈更容易出血,要避免忽略口腔清洁。如果出现较严重的牙龈出血情况,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处理,避免自行用药。
总之,牙龈每次刷牙都出血需要引起重视,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牙龈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全身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