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痛风怎么治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制动:急性痛风发作时,患者应尽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这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例如受累关节处于下垂位置可能会加重肿胀和疼痛,而抬高患肢可促进血液回流,缓解症状。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其胃肠道和心血管的耐受性。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的传统药物,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但该药副作用较多,如胃肠道反应(腹泻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使用,儿童使用需格外谨慎,因其对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且儿童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能力较差。
糖皮质激素:对于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有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通过口服、肌内注射或关节腔内注射等途径给药,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在使用时需权衡利弊,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时要充分评估风险。
三、急性期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应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汤等,因为高嘌呤饮食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风发作。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对于心肾功能正常的人群,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低尿酸浓度。
生活方式:要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升高,肥胖患者应适当减重,因为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控制体重,可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痛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需更加谨慎,首先非药物治疗如休息、饮食调整等应作为基础,药物选择上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在低龄儿童中的使用需严格评估,尽量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急性痛风时,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和基础疾病情况,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胃肠道和心血管功能,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更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剂量,防止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部分人群治疗急性痛风时,药物选择需特别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在孕期尤其是晚期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心血管系统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需充分评估对母婴的风险,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休息、局部冷敷等缓解症状。















